我国智能手机什么时候开始普及的

​我国智能手机的普及始于2009-2010年,关键推动力包括3G网络商用、运营商补贴政策及iPhone/安卓机型涌入,2011年后小米等国产厂商崛起加速全民智能化进程。​

  1. ​技术基建与市场启动期(2008-2010年)​
    2008年北京奥运会前夕,中国移动等运营商率先部署3G网络,为智能手机提供高速上网支持。2009年运营商通过补贴降低购机门槛,诺基亚塞班系统与HTC早期安卓机型成为主流,苹果iPhone 3GS同年入华引发热潮。

  2. ​国产化与价格普惠(2011-2013年)​
    小米2011年推出高性价比机型,带动华为、中兴等品牌加入竞争,千元智能机迅速覆盖学生和工薪群体。2013年4G牌照发放前,国产份额已超50%,山寨机市场萎缩,功能机逐步退出主流。

  3. ​生态完善与全民渗透(2014年后)​
    微信等超级App兴起,移动支付、短视频需求爆发,进一步强化智能手机的必需品属性。2015年国内智能机出货量达4.7亿部,渗透率突破90%,老年群体和农村市场完成普及。

如今智能手机已成为社会基础设施,其普及历程印证了技术迭代、政策引导与市场需求的三重共振。未来折叠屏、AI等创新将继续重塑使用场景。

本文《我国智能手机什么时候开始普及的》系辅导客考试网原创,未经许可,禁止转载!合作方转载必需注明出处:https://www.fudaoke.com/exam/2416773.html

相关推荐

2006年智能手机普及了吗

2006年‌智能手机尚未真正普及 ‌,但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 ‌。当时主流手机仍以功能机为主,智能手机价格昂贵、功能有限,用户群体集中在商务人士和科技爱好者。‌关键亮点 ‌:①诺基亚Symbian系统占据市场主导;②初代iPhone尚未发布;③触屏技术未成熟;④移动网络以2G为主。 ‌市场份额与价格门槛 ‌ 2006年全球智能手机销量仅占手机总销量的10%左右,均价超过3000元

2025-05-02 人工智能

智能手机是哪一年出来的

1993年 智能手机的诞生时间存在不同说法,主要结论如下: 1993年:IBM Simon的诞生 IBM与BellSouth合作研发的 IBM Simon (西蒙个人通讯设备)被广泛认为是世界上第一款智能手机,具备独立操作系统、触摸屏及邮件/日历等智能功能,奠定了智能手机技术基础。 1999年:摩托罗拉A6188的里程碑 摩托罗拉推出的 A6188 机型被称为“智能手机鼻祖”

2025-05-02 人工智能

美股低于1美元退市规则

​​美股股价低于1美元会被强制退市,但规则复杂且近年有所收紧,纳斯达克尤其关注低价股的合规性,可能加速高风险公司的退市流程。​ ​ 美股退市规则以纳斯达克为例,通常要求上市公司股价持续不低于1美元。若某股票收盘价连续30个交易日低于1美元,会被纳斯达克发出退市警告,需在180个交易日内使股价回升至合规水平,期间若通过合股(反向拆股)暂时达标但一年内再次跌破1美元,可能直接触发退市

2025-05-02 人工智能

美股最近为什么一直跌

美股近期下跌的主要原因可归纳为以下四点,涵盖政策、经济、技术及市场情绪等多方面因素: 政策不确定性加剧市场波动 特朗普政府反复无常的关税政策(如对中国、欧洲、墨西哥加征关税)以及财政收缩措施,导致企业成本上升、利润缩水,同时引发市场对经济衰退的担忧。政策摇摆可能迫使美联储调整货币政策,进一步增加市场不确定性。 经济基本面与通胀压力 美国经济数据表现不佳,消费者信心指数和制造业数据未达预期

2025-05-02 人工智能

智能手机哪一年开始真正普及的

智能手机在中国真正普及的时间是2013年左右 ,这一时期因运营商推广、性能提升和价格下降形成爆发式增长,2013-2015年更成为换代高峰期。以下是关键节点和背景分析: 初期发展(2007-2009年) 2007年中国首批智能手机诞生,2009年因运营商补贴和低价策略开始初步普及,但用户群体仍以特定人群为主,功能机仍占主流。 加速渗透(2010-2012年)

2025-05-02 人工智能

手机是什么时候在中国普及的

手机在中国的普及始于21世纪初,特别是2000年至2010年期间,这一阶段标志着中国手机市场的快速发展和用户规模的急剧扩大。以下从几个关键点展开分析: 1. 技术进步与政策支持 技术突破 :随着2G、3G网络的普及,手机从单一的通讯工具逐渐演变为集通讯、娱乐、互联网接入于一体的多功能设备,推动了用户需求的快速增长。 政策推动 :政府通过发放手机牌照、降低资费、推广移动通信基础设施建设等措施

2025-05-02 人工智能

智能手机哪一年传入中国

智能手机最早于​​1987年​ ​传入中国,当时摩托罗拉推出的“大哥大”标志着中国进入移动通信时代。​​关键亮点​ ​包括:初期价格昂贵(单机3万元)、首批用户多为商务人士,且需缴纳高额入网费;1995年爱立信GH337作为首款2G手机进一步推动普及;而智能手机的全面普及则始于​​2009年运营商补贴推广期​ ​,并在​​2013至2015年​ ​迎来换代高峰。 ​​1987年起步阶段​ ​

2025-05-02 人工智能

人工智能的前景及未来应用有哪些

​​人工智能前景广阔且影响深远,未来将在多领域发挥重要作用,推动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包括重塑产业格局、赋能科研、改善民生等。​ ​ 人工智能未来将深度融合到社会各领域,前景一片光明。在技术发展趋势方面,数据、信息和知识密集型行业会率先成为其主要应用场景,如科研、医疗、金融等,这些行业将借助人工智能实现数字化和智能化转型,未来人工智能有望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型基础设施”

2025-05-02 人工智能

人工智能是实现高质量的重要策略

‌人工智能是实现高质量的重要策略,其核心价值在于通过智能算法提升效率、优化决策并推动创新。 ‌ 通过机器学习、自然语言处理等技术,AI能够精准分析海量数据,为各行业提供智能化解决方案,从而显著提升产品和服务的质量水平。 ‌提升生产效率与精准度 ‌ 人工智能通过自动化流程减少人为错误,在制造业、医疗等领域实现高精度作业。例如,AI质检系统可实时识别产品缺陷,确保出厂质量;在药物研发中

2025-05-02 人工智能

美股暴跌利好哪些板块

美股暴跌往往引发市场避险情绪,资金流向防御性板块和具备抗跌性的行业。以下板块可能因此受益: 防御性板块 :避险情绪高涨时,防御性板块如公用事业、必需消费品和医疗保健等通常表现稳健。这些行业因需求稳定、受经济周期波动影响较小而成为资金避风港。 贵金属板块 :黄金和白银等贵金属在市场不确定性增加时受到追捧,因其具有保值功能。避险情绪推高金价,相关矿业公司和ETF可能受益。 债券市场

2025-05-02 人工智能

智能手机是哪年开始流行的

智能手机的流行开始于2010年末,并在2011年全面普及。以下是关键时间节点和背景信息: 早期发展(2000年代初期) 2000年左右,寻呼机在中国普及,手机用户约15人/千户。 2007年,苹果推出第一代iPhone,被广泛认为是智能手机的里程碑。 普及阶段(2010-2013年) 2010年末,智能手机开始流行,但普及率较低。 2011年,国内普及加速,2012年基本实现全面覆盖。

2025-05-02 人工智能

十大实用智能手机

以下是综合性能、续航、拍照等实用因素整理的十大智能手机推荐,供不同需求用户参考: 一、性能与续航强推荐 小米Redmi K70至尊版 搭载天玑9300+处理器,144Hz高刷新率屏幕,5500mAh大电池+120W快充,支持IP68防水,适合重度游戏玩家和日常重度使用。 华为Mate 60 Pro+ 玄武架构+88W快充,6.82英寸昆仑玻璃屏幕,5000mAh电池,支持北斗卫星消息

2025-05-02 人工智能

智能手机前十排名

​​2025年智能手机最新排名中,苹果、三星和小米继续领跑市场,榜单综合考量性能、口碑与销量,呈现多品牌百花齐放的局面。​ ​ ​​1. 苹果稳居第一,技术与体验双标杆​ ​ 苹果iPhone系列凭借iOS生态、硬件性能与卓越品控稳居榜首,iPhone 13 Pro Max与15系列持续霸榜,尤其在影像、续航与系统流畅度上表现突出,吸引了大量忠实用户。 ​​2. 三星以技术创新抢占高端市场​ ​

2025-05-02 人工智能

2025年一月份涨幅最大的龙头股票

2025年1月份涨幅最大的龙头股票为 海博思创 ,区间涨幅达229.21%。以下是详细信息: 海博思创 涨幅 :229.21% 板块 :次新电器 特点 :1月涨幅居首,属于次新电器板块,可能受益于行业热度或公司基本面改善。 其他高涨幅龙头股 长盛轴承 :涨幅76.25%,机器人概念龙头 粤宏远A :涨幅78.93%,房地产板块表现突出 金奥博 :涨幅73.22%

2025-05-02 人工智能

智能手机为什么这么吸引人

智能手机之所以如此吸引人,‌核心在于其高度集成化的功能、便捷的社交连接能力,以及持续迭代的创新体验 ‌。它将通讯、娱乐、工作、生活服务等需求浓缩于掌心,成为现代人不可或缺的“数字器官”。 ‌多功能一体化 ‌ 智能手机彻底取代了传统相机、MP3、地图、闹钟等单一设备,通过APP实现拍照、听歌、导航等多样化需求。例如,一部手机既能视频剪辑又能移动支付,这种“一机多用”的特性极大提升了效率。

2025-05-02 人工智能

智能手机的功能和用法

智能手机是集通讯、娱乐、办公于一体的智能设备,核心功能包括高效通讯、多媒体娱乐、智能生活服务及移动办公 ,其便捷性已深度融入日常生活。 1. 通讯与社交 支持电话、短信、视频通话等基础功能,并搭载微信、QQ等社交软件,实现跨地域实时互动。部分机型还具备AI通话降噪、翻译等进阶功能。 2. 信息获取与娱乐 通过浏览器或新闻APP快速获取资讯,内置音乐、视频平台及高清摄像头,满足影音娱乐与摄影需求

2025-05-02 人工智能

智能手机最智能的部分的功能

智能手机最智能的部分是其搭载的人工智能技术,这些技术通过强大的处理能力和先进的算法,极大提升了用户体验和设备功能。 1. 智能语音助手 智能语音助手是智能手机中最直观的AI应用,如苹果的Siri、谷歌助手等,用户可以通过语音指令完成拨打电话、发送消息、设置提醒等操作。这些助手还具备学习能力,能够根据用户的语言习惯和偏好不断优化交互体验。 2. 图像识别与智能拍照

2025-05-02 人工智能

2025年适合长期持有的股票有哪些

2025年适合长期持有的股票应聚焦​​高成长赛道​ ​与​​政策红利领域​ ​,兼顾​​技术壁垒​ ​和​​现金流稳定性​ ​。​​核心方向​ ​包括:AI算力基建(如中科曙光)、新能源龙头(宁德时代)、消费升级(贵州茅台)以及高股息防御标的(长江电力)。以下分维度展开: ​​科技硬核与国产替代​ ​ 半导体领域的中芯国际(14nm量产+国产替代加速)

2025-05-02 人工智能

智能手机前面的手机叫什么

​​智能手机出现之前的手机被统称为功能机,其核心特点是以语音通话和基础短信功能为主,部分机型虽有音乐、拍照等附加功能但无法联网​ ​。 功能机是移动通讯技术发展初期的主流形态,主要满足用户的语音沟通与基础信息传递需求。1973年全球首款商业化手机DynaTAC 8000X问世时,这类设备仅具备单一通话功能,后逐渐加入短信、通讯录及简单闹钟等基础工具。20世纪末至21世纪初,功能机迎来黄金时代

2025-05-02 人工智能

智能手机的出现带来的好处和坏处

便利与依赖并存 智能手机作为现代科技的核心产物,其出现对人类生活产生了深远影响。以下是其主要好处与坏处的综合分析: 一、 核心好处 通讯革命 实现随时随地语音通话、视频聊天,拉近人际距离。例如,通过微信等平台,用户无需见面即可完成跨国沟通。 生活便利性 移动支付 :扫码支付取代现金,提升交易效率。 导航与出行 :高德等APP提供精准路线规划,打车软件简化交通出行。 信息获取

2025-05-02 人工智能
查看更多
首页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