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香港股票市场中,做空的主要是国际对冲基金、外资投行和专业做空机构,他们通过借入股票高价卖出再低价买回获利。这些机构通常具备强大的研究能力和资金实力,瞄准财务问题、估值过高或存在监管风险的公司进行做空操作。
-
国际对冲基金
全球知名对冲基金如浑水(Muddy Waters)、香橼(Citron Research)等频繁针对港股发布做空报告。它们通过深入调查企业财务数据、业务模式漏洞,配合媒体造势打压股价。例如浑水曾做空辉山乳业,导致其股价单日暴跌85%。 -
外资投行与券商
高盛、摩根士丹利等跨国投行在港**场提供融券服务,其机构客户可通过衍生工具(如认沽期权、期货)间接做空。部分投行研究报告中的"卖出"评级也会引发市场跟风抛售。 -
专业做空机构
部分机构专营"狙击"中概股和港股,通过提前建仓空头头寸,再发布质疑公司造假或夸大业绩的报告获利。这类操作往往选择流动性较差、审计存疑的中小型上市公司。 -
量化基金与算法交易
计算机程序会基于技术指标(如跌破均线、波动率骤增)自动触发做空交易。这类策略通常针对市场整体趋势,而非单一公司基本面。
需注意,做空行为客观上起到市场监督作用,但过度做空可能引发流动性危机。投资者应警惕被做空标的的财务健康度,避免盲目跟风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