伪造证件将面临行政处罚或刑事处罚,具体包括拘留、罚款、没收违法所得,甚至可能被判处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情节严重者最高可判十年有期徒刑,而伪造身份证件等行为最高可处七年徒刑。以下是关键要点:
-
行政处罚: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买卖或使用伪造证件者,可处10-15日拘留并处1000元以下罚款;情节较轻的处5-10日拘留并处500元以下罚款。若涉及出入境证件、警用证件等,处罚更严,例如非法持有警用证件可处15日拘留并处违法所得5倍罚款。
-
刑事处罚:
- 国家机关证件/印章:伪造、变造、买卖者,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严重(如伪造多份或造成恶劣影响)的,处3-10年有期徒刑。
- 身份证件:伪造护照、驾驶证等,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严重的(如用于走私、诈骗等),处3-7年有期徒刑。
- 公司/事业单位印章:伪造者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
数罪并罚与从重情节:若同时伪造多种证件或涉及其他犯罪(如走私、行贿),将累计刑期。例如,有案例中伪造35份国家机关证件和7份身份证件,最终被判1年8个月徒刑并处罚金8000元;另有人因伪造1300余份证件和印章,被判7年有期徒刑并处罚金10万元。
提示:伪造证件不仅破坏社会管理秩序,还可能成为其他犯罪的工具。无论是制假、售假还是买假用假,均属违法,切勿因侥幸心理触犯法律红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