违法
伪造资格证书的行为属于违法行为,具体法律后果如下:
一、伪造资格证书的刑事责任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八十条规定:
-
基本刑罚 :伪造、变造、买卖国家机关公文、证件、印章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
-
情节严重时 :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注意 :仅当伪造对象为国家机关直接颁发的资格证(如营业执照、职业资格证书等)时,才构成犯罪。若伪造其他非国家机关证件(如公司印章、居民身份证等),可能触犯其他罪名(如伪造公司印章罪、使用虚假身份证件罪)。
二、购买或使用假证的后果
-
行政处罚
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五十二条,买卖或使用伪造、变造的国家机关证件,可处10-15日拘留,并罚款(金额不超过1000元);情节较轻的,处5-10日拘留,罚款不超过500元。
-
刑事责任
若购买或使用假证的行为涉及伪造、变造、买卖国家机关证件,且情节严重(如用于诈骗、危害公共安全等),可能被判处3-10年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三、其他相关风险
-
职业发展受阻 :持假证上岗可能被吊销相关资质,影响就业或晋升;
-
经济赔偿 :若因使用假证导致他人损失,需承担民事赔偿责任。
四、建议
-
避免参与违法行为 :伪造或购买假证均需承担法律责任;
-
核实证件真伪 :通过官方渠道或权威机构核实证书有效性,避免因轻信他人而触犯法律。
伪造资格证书不仅违法,还可能引发严重的法律后果,建议通过正规途径获取所需资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