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办章刻证广告”的法律后果,需根据具体行为性质和情节进行区分:
一、虚假广告的行政处罚
若广告内容涉及虚假宣传(如虚假证明文件、虚假印章等),可能触犯《广告法》或《治安管理处罚法》:
-
虚假广告 :由市场监督管理部门责令停止发布广告,责令广告主在相应范围内消除影响,处广告费用三倍以上五倍以下的罚款,广告费用无法计算或者明显偏低的,处二十万元以上一百万元以下的罚款;
-
涉及伪造印章的虚假广告 :若广告包含伪造国家机关、企业印章等内容,可能同时触犯《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五十二条,处10-15日拘留,罚款1000元以下;情节较轻的,处5-10日拘留,罚款500元以下。
二、伪造、变造、买卖印章的刑事责任
若广告涉及伪造、变造、买卖国家机关、企业印章等行为,将依据《刑法》第二百八十条承担刑事责任:
-
基本刑罚 :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剥夺政治权利;
-
情节严重时 :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
单位犯罪 :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处罚。
三、其他相关责任
-
行政责任 :刻字单位若违反规定承制公章,可能被处以10-15日拘留,罚款1000元以下;情节较轻的,处5-10日拘留,罚款500元以下;
-
民事责任 :若因虚假广告或伪造印章导致他人损失,需承担相应的民事赔偿责任。
四、注意事项
-
时效性 :治安处罚的追诉时效为2年,刑事追诉时效根据情节不同有所区别;
-
从重处罚情形 :包括曾因违法行为受过处罚、组织、领导犯罪集团等。
建议当事人及时停止相关行为,主动消除影响,并配合执法部门调查,避免因小失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