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法学专业是法学与人工智能交叉融合的新兴领域,旨在培养既懂法律又懂技术的复合型人才。国内已有多所高校开设该专业或相关方向,其中西南政法大学、上海政法学院、中国人民大学等走在前列。
西南政法大学于2018年增设“人工智能法学”二级学科,开设人工智能法学、数据法学等课程,并承担多项国家级科研项目。上海政法学院在2019年成立人工智能法学院,构建了涵盖法学主干课程、人工智能课程及融合课程的体系,同时与科技企业及司法部门合作共建实践平台。中国人民大学依托法学院成立未来法治研究院,聚焦人工智能法律规制、数据权益保护等领域,举办相关研讨班推动法律人应对AI挑战。中国政法大学与北京邮电大学联合培养智慧法学人才,开设法学与人工智能双学位实验班,核心课程涉及算法治理、区块链原理等。华东政法大学设立智能法学专业,招收硕士及博士,注重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清华大学、北京大学虽未单独设立学院,但在法学或计算机科学学科下开设相关研究方向或课程。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开设数字财税法学方向,研究数字人民币税收征管规则。山东政法学院在法学本科专业中融入智能法学方向,上海大学法学院通过论坛推动学科交叉融合。除了这些知名高校,河北大学、河北经贸大学、江西财经大学等也在该领域有所探索。未来随着人工智能技术发展,更多高校将加入人工智能法学建设行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