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法学是什么

法学与人工智能交叉学科

人工智能法学是法学与人工智能技术交叉融合的新兴学科,主要研究人工智能领域的法律问题及法律应用。其研究范畴和培养方向可概括如下:

一、核心研究领域

  1. 人工智能规则体系

    包括数据法、网络法、知识产权法、隐私保护法等与人工智能相关的法律法规,以及智能合约、算法伦理等新兴法律问题。

  2. 人工智能技术类司法应用

    涵盖智慧司法、智能合同审查、法律数据分析、智能调解等司法实践领域,旨在通过技术手段提升司法效率和公正性。

二、理论体系框架

郑飞等学者在《人工智能法学》一书中提出“一体两翼”的理论架构:

  • 一体 :人工智能法的本体论,探讨人工智能的法律地位、权利义务关系等基础问题。

  • 两翼

    • 规则论 :研究人工智能行为的法律规范与责任认定;

    • 工具论 :涉及人工智能技术的法律监管与伦理控制。

三、学科定位与意义

  • 交叉学科属性 :融合法学、计算机科学、数学等多学科知识,属于法学二级学科。

  • 社会价值 :应对人工智能带来的技术风险(如隐私泄露、算法偏见)和伦理挑战,保障人民利益与国家安全。

  • 应用方向 :毕业生可从事司法机关、科技公司、政府机构、咨询公司等领域的法律实务与研究工作。

四、培养目标

培养具备法治思维、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能够参与人工智能法律法规制定、伦理规范设计及技术监管等工作。

人工智能法学通过理论研究与实践应用,探索人工智能时代的法律保障路径,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与现实意义。

本文《人工智能法学是什么》系辅导客考试网原创,未经许可,禁止转载!合作方转载必需注明出处:https://www.fudaoke.com/exam/2434584.html

相关推荐

高盛集团是美国的吗

​​高盛集团是美国的一家跨国投资银行和金融服务公司,成立于1869年,总部位于纽约市,在全球23个国家设有41个办事处,并在全球金融领域具有广泛影响力。​ ​ 高盛集团成立于1869年,由马库斯·戈德曼创立,最初只是一名从事商业票据交易的商人。1882年,马库斯的女婿萨缪尔·萨克斯加入公司,1885年其儿子亨利和Ludwig Dreyfuss也加入公司,并将公司命名为高盛。之后,公司不断扩展业务

2025-05-02 人工智能

犹太资本集团是什么

犹太资本集团是一个在全球范围内具有重要影响力的经济和金融力量。它起源于中世纪欧洲的金融信贷业务,并在世界霸主地位的转移过程中逐渐壮大。如今,犹太资本集团在美国金融体系中占据主导地位,控制着华尔街,并通过金融、传媒和政界等多个领域对美国社会产生深远影响。 1. 历史背景 犹太资本集团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中世纪的欧洲,当时犹太人因被禁止从事农业和手工业,逐渐转向金融信贷业务

2025-05-02 人工智能

高盛集团是国有资本还是私人资本

高盛集团是‌私人资本 ‌性质的跨国投资银行,‌由股东共同持有 ‌且‌在纽约证券交易所上市 ‌,不属于任何国家政府所有。其运营模式和股权结构充分体现了市场化金融机构的典型特征。 ‌股权结构透明公开 ‌ 高盛采用股份制公司形式,股权分散在机构投资者和个人股东手中。作为纽交所上市公司(股票代码:GS),其股东名单和持股比例可通过公开财报查询,美国政府或其他国家机构均未显示控股地位。 ‌经营决策独立自主

2025-05-02 人工智能

高盛集团是犹太人控制的吗

高盛集团与犹太资本存在密切关联,但需注意其控制机制的复杂性。以下是关键信息整合: 犹太家族的核心影响力 高盛集团由犹太人马库斯·戈德曼创立,其家族通过内部联姻、合伙机制长期保持对公司的控制。尽管上市后股权分散,但家族仍通过高层管理间接影响决策。 与犹太财团的整体关联 犹太财团(包括摩根大通、花旗、黑石等)共同构成美国金融体系的核心,其成员在财政、媒体等领域具有显著影响力

2025-05-02 人工智能

人工智能是学什么专业的

​​人工智能专业是融合数学、计算机科学与前沿技术的交叉学科,核心培养掌握机器学习、深度学习、自然语言处理等技术的工程与研发人才。​ ​其课程体系强调​​数学基础​ ​(如概率统计、优化方法)、​​编程能力​ ​(Python/C++)与​​领域技术​ ​(计算机视觉、智能系统设计),并通过“AI+X”模式对接产业应用,如自动驾驶、智慧医疗等。 数学是人工智能的底层逻辑。线性代数

2025-05-02 人工智能

人工智能法学简述

​​人工智能法学是融合人工智能技术与法学理论的交叉学科,聚焦法律框架构建、伦理风险防控及技术应用中的权责界定,核心议题包括AI的法律主体地位争议、数据隐私保护、算法责任及智能系统的司法辅助效能提升。​ ​ ​​核心技术驱动法律革新​ ​:依托机器学习、深度学习及自然语言处理技术,人工智能已深度参与法律事务自动化处理,如智能合同审查、案例智能检索及裁判辅助系统开发

2025-05-02 人工智能

高盛中国员工的收入

高盛中国员工的收入水平整体较高,但受业务规模限制,与全球薪酬存在显著差距。 核心亮点包括: 2023年员工数量激增136%至367人 ,但投行部门裁员20%; 证券业务收益仅占全球0.5% ,人均创收约133万元; 应届生起薪传闻达70万元 ,但实际待遇可能因岗位和绩效差异较大。 薪酬结构两极分化 高管薪酬与全球水平接轨(如CEO年薪约3900万美元),普通员工收入则受本地市场影响

2025-05-02 人工智能

人工智能学出来干什么

人工智能专业毕业生的就业方向广泛,涵盖技术、管理、研发等多个领域,具体可归纳为以下五类: 一、核心技术岗位 算法工程师 负责设计、开发及优化机器学习、深度学习等算法,解决实际问题(如智能决策、数据挖掘等)。 机器学习工程师 构建和部署机器学习系统,处理数据预处理、模型训练及评估,确保模型在实际应用中的有效性和可靠性。 计算机视觉工程师 应用图像识别、目标检测等技术,开发智能监控

2025-05-02 人工智能

人工智能需要学哪些专业

人工智能需要学习多个领域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编程基础 Python编程 :作为人工智能开发的主流语言,Python以其简洁的语法和丰富的库支持,成为学习人工智能的入门首选。 数据结构与算法 :掌握高效的数据处理和算法设计能力,为后续的机器学习和深度学习打下基础。 2. 数学基础 线性代数 :用于理解向量空间、矩阵运算等,是机器学习和深度学习算法的核心基础。

2025-05-02 人工智能

高盛投行年薪

高盛投行年薪普遍在‌15万-50万美元 ‌之间,具体取决于职位级别、工作地点和个人绩效,其中‌分析师起薪约15万美元,副总裁级别可达50万美元以上 ‌,奖金占比高达30%-70%。 ‌职位级别决定基础薪资 ‌ 高盛投行分为分析师、经理、副总裁、董事总经理等职级。分析师年薪约15万-20万美元,经理升至25万-35万美元,副总裁及以上可达40万-50万美元,董事总经理薪资可能更高。

2025-05-02 人工智能

人工智能法学排行

​​人工智能法学领域全球领先院校包括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国内顶尖高校,以及斯坦福大学、哈佛大学等国际知名学府,这些院校在学术研究、师资力量及产学研结合方面表现突出。​ ​ ​​国内顶尖院校​ ​:清华大学在人工智能与法学的交叉研究中处于领先地位,拥有世界一流的科研设施;北京大学和上海交通大学分别以理论深度和应用实践见长,尤其在智能算法与法律科技融合领域成果显著。南京大学

2025-05-02 人工智能

高盛集团是哪个家族的

高盛集团最初由德国犹太裔的戈德曼(Goldman)家族创立,后通过女婿萨克斯(Sachs)家族联姻形成“戈德曼-萨克斯”双家族核心,但如今两大家族仅保留名义股东身份,实际管理权已移交专业合伙人制度。 创始阶段:戈德曼家族的创业史 1869年,德裔犹太人马库斯·戈德曼 在纽约以票据贴现业务起家,初期仅有一名员工,通过低价收购商业票据赚取差价。1896年公司加入纽约证券交易所,奠定了投行基础。

2025-05-02 人工智能

人工智能对法学就业影响

人工智能对法学就业的影响是双刃剑,既带来挑战也孕育机遇。以下是综合分析: 一、就业冲击 供需失衡加剧 自1999年高校扩招以来,法学专业毕业生数量激增,导致供大于求现象严重。传统司法机关(如法院、检察院)招聘人数逐年下降,就业竞争压力增大。 部分岗位被自动化取代 人工智能技术(如法律机器人、智能检索系统)可高效处理案件分析、法律文书审查等基础工作,部分重复性岗位可能被自动化工具替代

2025-05-02 人工智能

交叉法学是什么意思

‌交叉法学是指法学与其他学科(如经济学、社会学、心理学等)相互融合形成的跨学科研究领域,其核心特点是 ‌打破传统法学界限‌、 ‌运用多元方法论‌和 ‌解决复杂社会问题‌。 ‌ ‌学科融合性 ‌ 交叉法学通过整合不同学科的理论工具,例如经济学的成本效益分析、社会学的实证调查或心理学的行为实验,为法律研究提供新视角。例如,法律经济学研究如何通过经济模型优化立法效果

2025-05-02 人工智能

人工智能法学专业哪些学校有

​​人工智能法学专业是法学与人工智能交叉融合的新兴领域,旨在培养既懂法律又懂技术的复合型人才。国内已有多所高校开设该专业或相关方向,其中西南政法大学、上海政法学院、中国人民大学等走在前列。​ ​ 西南政法大学于2018年增设“人工智能法学”二级学科,开设人工智能法学、数据法学等课程,并承担多项国家级科研项目。上海政法学院在2019年成立人工智能法学院,构建了涵盖法学主干课程

2025-05-02 人工智能

美国高盛集团总裁是谁

​​美国高盛集团现任总裁是约翰·沃尔德伦(John Waldron)​ ​,他同时兼任首席运营官,是华尔街最具影响力的金融高管之一。​​关键亮点​ ​:沃尔德伦自2018年起担任总裁,主导高盛战略重组与全球化布局;2025年晋升为董事会成员,成为罕见非CEO进入核心决策层的高管;近期获8000万美元留任奖金,凸显其对公司长期发展的重要性。 ​​职业背景与领导力​ ​:沃尔德伦在高盛任职超过20年

2025-05-02 人工智能

高盛资本中国区总裁

索莉晖 美国高盛集团中国区总经理为索莉晖(Solly Hui)。以下是关键信息整合: 现任职务 索莉晖自2024年起担任高盛中国总经理,全面负责公司日常运营及团队管理,确保在中国市场的稳定发展。 前任高管 蔡卫 :2024年前担任业务骨干,主导多个重要项目,推动高盛中国市场扩张。 - 范翔 :2024年前在投资银行领域取得显著成绩,获客户高度信任。 - 莫尔斯(E.G. Morse)

2025-05-02 人工智能

人工智能法学专业就业前景

​​人工智能法学专业凭借法学与人工智能技术的交叉优势,毕业生可在科技企业、法律机构及政府部门等多领域实现高匹配度就业,职业发展潜力巨大。​ ​ 人工智能法学专业的就业方向涵盖法律服务机构、人工智能科技企业、金融机构、政府部门及高等教育科研单位等多个领域。在法律服务领域,AI法律人才负责智能合同审查、法律大数据分析、在线争议解决系统研发及AI伦理合规审查,帮助律所和企业提升法律服务的精准性与效率

2025-05-02 人工智能

高盛中国区历任总裁

高盛中国区历任总裁在推动集团亚太战略中扮演关键角色,其中方风雷作为早期合作奠基人尤为突出,近年的本土化高管团队则更注重合规与市场深耕。 方风雷(2000年代初期) 作为高盛高华证券的联合创始人,方风雷凭借深厚的政商资源帮助高盛打开中国市场,初期合作虽被集团视为过渡性安排,但其影响力持续近二十年,奠定了高盛在华投行业务的基础。 本土化高管团队(2010年代后) 随着中国金融监管趋严

2025-05-02 人工智能

高盛中国区总裁年薪

高盛中国区总裁年薪通常在‌3000万至5000万人民币 ‌之间,具体数额取决于‌业绩表现、市场环境及公司整体盈利情况 ‌。这一薪酬水平显著高于国内金融机构高管,体现了国际投行在‌人才竞争和区域市场战略 ‌上的高投入。 ‌薪酬结构 ‌ 高盛中国区总裁的年薪由固定薪资、绩效奖金和长期激励三部分组成。固定薪资占比约30%-40%,绩效奖金与年度业务目标挂钩,长期激励则以股票或期权形式发放

2025-05-02 人工智能
查看更多
首页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