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学与人工智能交叉学科
人工智能法学是法学与人工智能技术交叉融合的新兴学科,主要研究人工智能领域的法律问题及法律应用。其研究范畴和培养方向可概括如下:
一、核心研究领域
-
人工智能规则体系
包括数据法、网络法、知识产权法、隐私保护法等与人工智能相关的法律法规,以及智能合约、算法伦理等新兴法律问题。
-
人工智能技术类司法应用
涵盖智慧司法、智能合同审查、法律数据分析、智能调解等司法实践领域,旨在通过技术手段提升司法效率和公正性。
二、理论体系框架
郑飞等学者在《人工智能法学》一书中提出“一体两翼”的理论架构:
-
一体 :人工智能法的本体论,探讨人工智能的法律地位、权利义务关系等基础问题。
-
两翼 :
-
规则论 :研究人工智能行为的法律规范与责任认定;
-
工具论 :涉及人工智能技术的法律监管与伦理控制。
-
三、学科定位与意义
-
交叉学科属性 :融合法学、计算机科学、数学等多学科知识,属于法学二级学科。
-
社会价值 :应对人工智能带来的技术风险(如隐私泄露、算法偏见)和伦理挑战,保障人民利益与国家安全。
-
应用方向 :毕业生可从事司法机关、科技公司、政府机构、咨询公司等领域的法律实务与研究工作。
四、培养目标
培养具备法治思维、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能够参与人工智能法律法规制定、伦理规范设计及技术监管等工作。
人工智能法学通过理论研究与实践应用,探索人工智能时代的法律保障路径,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与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