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考备考时建议先学习行测,再学习申论。行测知识基础且广泛,有利于为后续申论学习打基础,行测的五大模块各有特点和答题技巧,且题量大,需通过大量练习提升解题速度与准确率,而申论更侧重于论述性写作,有一定学习门槛,先学行测能为申论积累基础能力。
- 行测的基础性与广泛性:行测涵盖言语理解、数量关系、判断推理、资料分析、常识判断等模块,涉及知识面广,侧重考查考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和运用能力。这些知识点是日常生活中较为常见的内容,例如言语理解中的词语辨析、阅读理解,数量关系中的数学运算基础等,考生在学习过程中相对容易上手,能为后续学习搭建基础框架。
- 行测的题量与速度要求:国考行测题量较大,如副省级试卷有135道题,地市级试卷130道题,考试时间却相对有限。这就要求考生在备考时必须注重解题速度的训练。通过先学习行测,不断进行真题练习和模拟考试,能够逐渐熟悉各类题型的解题思路,掌握答题技巧,提高答题效率。例如,在资料分析模块,掌握了相应的公式和速算技巧后,就能在规定时间内快速准确地计算出答案。这种速度和技巧的训练,对后续应对其他考试内容也会有所帮助。
- 对逻辑思维的锻炼:行测中的判断推理、数量关系等模块,需要考生具备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在学习行测过程中,考生需要不断分析题目中的逻辑关系,运用逻辑推理来解题。这种逻辑思维能力的锻炼,对于申论的学习也大有裨益。申论材料往往具有一定的逻辑性,需要考生从复杂的材料中梳理出要点,进行分析和归纳。扎实的逻辑思维能力能够让考生更高效地理解材料内容,准确提炼论点,构建论证逻辑。
- 难度与学习心理的准备:相较于申论,行测的知识点相对较为具体和明确,考生在学习过程中更容易获得成就感。先学习行测,能够在备考初期建立起良好的学习心态,增强自信心。当考生在行测学习上取得一定进步后,再学习相对抽象和要求较高的申论,能更好地适应备考压力,保持积极的学习状态。
- 为申论积累知识素材:尽管行测和申论考查重点不同,但行测的学习过程中积累的知识素材,对申论写作也有一定帮助。例如,常识判断模块涉及的历史、文化、科技等多方面知识,可用于申论论述中的举例说明;言语理解中的高频词汇和表达方式,也有助于提升申论写作的质量和文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