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训机构安全管理制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核心要点,涵盖人员管理、活动规范、设施保障及应急响应等方面:
一、人员管理
-
岗位编制与聘用
实行定员、定岗制度,新员工需签订聘用合同并接受岗前培训,试用期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
-
安全责任落实
-
任课教师为课堂安全责任人,严禁体罚学生或擅自离岗;
-
建立安全工作领导小组,明确法人代表为第一责任人,签订安全责任书。
-
二、活动规范
-
日常安全管理
-
严格执行上下学路队护送制,禁止擅自离校;
-
课间活动需教师监督,禁止攀爬、奔跑等危险行为。
-
-
集体活动组织
竞赛、外出活动需提前审批,明确负责人,确保安全措施到位。
三、设施保障
-
饮食与卫生安全
食堂需配备灭火器材、燃气报警装置,定期检查设备并培训员工应急处理技能;
严格食品采购、储存流程,防止食物中毒。
-
校舍与设备维护
定期排查校舍结构、电路等安全隐患,确保消防通道畅通;
教学设备需定期检查维护,保障正常使用。
四、应急响应
-
灾害预防与疏散
制定火灾、地震等突发灾害应急预案,定期组织师生演练,明确疏散路线;
火灾发生时需立即切断气源、疏散人群,并及时报警。
-
事故报告机制
重大伤亡事故需1小时内上报教育部门、公安及政府,形成书面报告并配合调查。
五、其他要求
-
安全教育与保险 :定期开展安全教育,组织防灾演练;鼓励学生参加意外伤害保险;
-
监督与检查 :建立日常巡查制度,重点时段加强监督,确保制度落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