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工作取得显著成效,核心成果体现在“底线更牢、产业更强、就业更稳、收入更多”四大亮点。全国累计帮扶534万名监测对象消除返贫风险,832个脱贫县培育2—3个主导产业,总产值超1.7万亿元,脱贫劳动力务工规模连续4年稳定在3000万人以上,脱贫县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2384元,同比增长6.5%。
-
筑牢防贫底线
通过动态监测和精准帮扶机制,建立覆盖农村人口的防返贫大数据系统,落实“应兜尽兜”政策。例如,某市投入专项资金×亿元用于防返贫资金池,对突发困难户实施“暖冬行动”,确保零返贫。 -
强化产业就业联动
推行“巩固一批、升级一批、盘活一批、调整一批”策略,发展特色产业如菌菇、蛋鸡养殖等,近3/4脱贫人口与新型经营主体建立利益联结。同步开展技能培训和公益性岗位托底安置,确保就业稳定。 -
深化重点区域帮扶
聚焦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和易地搬迁安置区,深化东西部协作和“万企兴万村”行动。例如,湖南浦市镇通过“1+3”产业模式发展合作社155家,村集体经济总收入突破300万元。 -
创新治理与长效保障
推广积分制、数字化乡村管理等模式,提升基层治理效能。广西福隆乡通过“积分小程序”覆盖85%农户,结合人居环境整治打造示范村庄。
下一步需持续优化监测帮扶效率,推动产业升级与就业质量双提升,确保脱贫地区在乡村振兴中“不掉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