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十大非物质文化遗产如下(按类别分类):
一、传统戏剧(京剧、昆曲等)
-
京剧 :中国最大戏曲剧种,以唱、念、做、打结合著称,2010年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遗。
-
昆曲 :被誉为“百戏之母”,2001年入选人类非遗。
二、传统音乐(古琴、戏曲音乐等)
-
古琴艺术 :3000余年历史,2008年入选人类非遗。
-
戏曲音乐 :如京剧唱腔、昆曲曲牌等,属于传统音乐重要组成部分。
三、传统美术(剪纸、书法等)
-
中国剪纸 :以纸为载体,2009年入选人类非遗。
-
中国书法 :传统文字艺术,2009年入选人类非遗。
四、传统技艺(针灸、珠算等)
-
针灸 :中医重要疗法,2010年入选人类非遗。
-
珠算 :以算盘为工具,2013年入选人类非遗。
五、传统医药(中医正骨等)
- 中医正骨 :非手术治疗技艺,2011年入选人类非遗。
六、民俗(春节、端午等)
-
二十四节气 :农历节气体系,2016年入选人类非遗。
-
茶艺 :茶文化代表,2019年入选人类非遗。
七、其他类别
-
皮影戏 :2011年入选人类非遗。
-
传统体育 :如太极拳、少林功夫等。
注 :不同来源对“十大”排序可能因分类标准(如按类别、按历史年代)略有差异,但核心项目基本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