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豆包智能体嵌入PPT中,只需5步即可实现动态互动教学:注册豆包账号→创建智能体角色→设计问答/讲解/游戏等互动内容→生成代码嵌入PPT→课堂实时交互。 这一功能尤其适合历史、科学、语言类课程,能通过虚拟角色对话、知识点讲解等提升学生参与感,让课件从静态展示升级为“智能助手”。
-
注册与角色创建:通过豆包官网或APP完成账号注册,在后台选择“创建智能体”,自定义角色名称、形象(如历史人物、学科助手)及性格设定。若需快速上手,可直接调用平台共享的智能体模板(如“杜甫”“外教助手”)。
-
设计互动逻辑:根据教学需求添加三类核心内容:
- 提问环节:预设与课程相关的问题(如“函数的概念是什么?”),学生回答后触发智能体反馈;
- 知识点讲解:用口语化语言拆解复杂理论(如用“魔法盒子”比喻函数);
- 小游戏:设计选择题或排序题,通过互动强化记忆。
-
嵌入PPT的技术实现:生成智能体代码后,粘贴至PowerPoint或Google Slides的“开发工具”模块,或通过手机投屏(如希沃传屏)实时操作。需注意移动端适配,确保投屏时画面流畅无延迟。
-
课堂应用场景:
- 历史课:用“穿越”的秦始皇讲述统一六国的细节;
- 英语课:模拟外教对话纠正发音;
- 科学课:通过虚拟实验演示重力原理,避免实物操作风险。
-
优化技巧:定期更新智能体的问答库以匹配教学进度,结合PPT动画效果(如点击触发智能体出场),并收集学生反馈调整互动难度。
豆包智能体与PPT的结合,本质是用AI打破单向授课模式。教师只需关注内容设计,技术实现交给工具,最终让课堂从“教师讲”变为“学生主动问”。建议首次使用时选择1-2个重点环节试点,逐步扩展至全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