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历史上曾涌现出多只因短期暴涨、脱离基本面的“妖股”,其中东方通信、特力A、西安饮食等因涨幅超10倍或游资炒作成为典型代表。这些股票往往伴随概念炒作、高换手率等特征,但最终多数因缺乏业绩支撑而回落。
- 东方通信(600776):2019年“伪5G”概念龙头,公司多次澄清无5G业务仍被爆炒,股价从5元飙升至40元,29次涨停后腰斩。
- 特力A(000025):2015年“妖王”,1个月内涨幅超300%,市盈率一度达1500倍,游资接力炒作推高股价。
- 西安饮食(000721):2022年“跨年妖股”,年内涨幅445%,但连续9年扣非亏损,游资撤离后股价快速回落。
- ST实达(600734):2022年濒临退市却创32个涨停,重整投资人1.8折入股,短期浮盈超10倍。
- 美锦能源(000723):氢能源概念龙头,3个月涨5倍,市值暴增600亿后回调。
- 壹桥苗业(002447):2011年因海域使用权概念被爆炒,上市2个月股价翻3倍,深交所12次警示风险。
- 湘潭电化(002125):游资操纵典型,6天5涨停,换手率超50%后暴跌。
妖股炒作多为资金驱动,普通投资者需警惕高波动风险,避免盲目跟风。历史表明,脱离基本面的暴涨终将回归理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