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声台词以幽默对话为核心,通过夸张、反差和双关等手法展现社会现象。以下是不同场景下的经典台词介绍:
一、校园生活类
冒牌师哥
甲:新生啊,看我像不像山西大同的?
乙:师哥,你这么热望内不会说话,是哪里人?
甲:你瞧,新生就是新生,连我都看不出来,告诉你我是大四的,论辈分你得叫我师哥。
乙:师哥是啥东西?
甲:师哥是你的长辈,尤其像你这样的新生,初来乍到,容易受骗上当,是不是?
乙:那太好了,师哥。
甲:哎,得给钱。乙:哎,这不错呀,还给我钱。
甲:谁给谁钱?谁给谁钱?是你给我钱。乙:那咋还要钱呢?
甲:哎呦,现在是经济社会了,你去个共厕还得交钱呢。再说你认个师哥,今后不用受骗上当,那是省钱,你想想,是不是。
乙:没错,那天我刚下火车,三个男的、三个女的就把我围住了,非说我是刘德华,咋能不是呢?又是签名,又是合影,正琢磨自己咋像刘德华呢?想起来了,我那包让他们给拿走了,一群骗子,交点前就交点吧,多少钱?
甲:才10块钱。乙:咋杂那么多呢?能不能少点,打个折。
甲:我今儿钱不够,您给打个折,再说10块钱又不多。乙:还是交了吧。
甲:这就对了吗,怎么样?第一次到哈尔滨。乙:是呀。
甲:对哈尔滨有什么印象。
乙:(哭)师哥我就想问问,这公交车上咋这么多人哪?
二、反差幽默类
《训徒》
甲:我听说相声演员都有学问?
乙:不行,不行。相声演员过去都没念过几天书,大多是口传心受,也就那么点儿记问之学。
甲:那么说,你们和我比起来可差多了。跟我比,你们也就是“沧海一粟”的千分之零点儿零一吧。乙:我们也不剩吗儿了。这么说,您有学问?
甲:当然。我是无不知,百行通。古今中外,诸子百家,文学历史,医卜星相,就没有我不知道的。
乙:那您能告诉我,怎么不念书也能这么厉害?
甲:因为我是“无不知,百行通”啊!
三、生活讽刺类
《不讲文明》
甲:现在进入文明社会了,人人都应该讲文明礼貌。
乙:可不是嘛,不过在我们的周围还有许多人不讲文明礼貌。甲:我就见过这样的人。
乙:哦!你说说看。甲:你来到一个陌生的地方,想问路,你会怎样说?
乙:老弟呀!
甲:怎么?厄,老弟?我比你大呀!
乙:哦!我忘了,老弟,哦不老哥呀。甲:咦,小伙子,有什么事?
乙:我是从三明来的,第一次到这里不认识路,请问您,到绿色家园怎么走?
甲:向前走,向左拐就到了。乙:哦,谢谢您!
甲:不用谢,再见!
乙:再见!
甲:这样从欣衩驳摹。
乙:是呀!
甲:可是我见到的那人,可不是这样问的。
乙:哦?那是怎样的?
甲:那个人是一个大个子,骑一辆自行车。前几天,他来明溪玩儿,不知道怎么走,就问一个过路人。
乙:大个子怎问的?
甲:喂!告诉我到绿色家园怎么走的?
乙:过路人怎答的?
甲:你猜猜。乙:别卖关子了,快说说看。
甲:那过路人见大个子这么没礼貌就说:“问别人吧。”那个大个子很生气,就说过路人:“你真小气,做人太差劲了。”
乙:那人真没礼貌!
甲:还有些人,洗手不关水龙头。乙:你看见过吗?
甲:当然,要不我怎知道?
乙:那你把水龙头关了吗?
甲:哦!没有。乙:为什么?
甲:我那时正在“唱歌”。
乙:你这人真要面子,那你是在什么时间,哪个歌厅“唱歌”的。呀?
甲:个人隐私不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