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
根据中国当前的政策和法规,无人驾驶汽车能否合法上路需结合技术成熟度、法规完善度及试点范围综合判断,具体分析如下:
一、当前法律地位与政策环境
-
全国范围限制
截至2022年7月,中国尚未在全国范围内允许无人驾驶汽车合法上路。现行《机动车登记管理办法》要求车辆需登记注册后方可上路,而无人驾驶汽车因缺乏明确立法,仍适用传统机动车管理法规。
-
部分地区试点推进
-
深圳先行试点 :自2022年8月1日起,深圳成为全国首个允许L3级及以上智驾汽车合法上路的试点城市。试点范围限定在公安机关划定的区域和路段,且仅允许有驾驶人的智能网联汽车参与测试。
-
北京跟进实施 :2023年4月,北京允许L3级智驾私家车合法上路,但仅限特定区域试点,且强调事故责任由车辆所有人或管理人承担。
-
二、技术要求与安全标准
-
技术达标要求
无人驾驶汽车需配备高精度传感器、可靠算法及应急处理机制,确保环境感知、决策制定及安全冗余能力。
-
合规性认证
需通过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的登记和检测,取得智能网联汽车牌照后方可上路。
三、责任认定与风险防控
-
事故责任划分
-
有驾驶人的智能网联汽车发生交通事故时,由驾驶人承担赔偿责任。
-
完全自动驾驶汽车在无驾驶状态下发生事故,责任由车辆所有人或管理人承担。
-
-
监管与处罚
目前法律对无人驾驶汽车事故的处罚尚无明确规范,属于“灰色地带”。若发生事故,可能依据《道路交通安全法》及车辆登记信息追究责任。
四、未来展望
随着技术成熟和法规完善,预计未来全国将逐步扩大无人驾驶汽车的上路范围。建议关注工信部、交管部门等官方信息,及时了解最新政策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