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厨师考核标准的核心内容整理,综合了多个权威来源的信息:
一、基础规范(20-30分)
-
出勤与纪律
-
按时到岗(提前10分钟)得10分,迟到早退累计2次以下得5-9分,超过2次或旷工得1-4分。
-
无迟到早退记录得10分,月内累计1次以上扣2分。
-
-
卫生与安全
-
工作服穿戴规范、勤洗手消毒得10分,头发、指甲符合要求得5分,发现一次违规扣1分。
-
厨房环境清洁,无垃圾淤积得3分,餐具消毒及时得5分。
-
-
仪容仪表
- 工作服整洁、口罩佩戴规范得10分,仪容仪表不合要求得1-2分。
二、业务能力(40-50分)
-
烹饪技能
-
刀工精细、火候掌握得当、调味准确得2分;出现菜品质量问题(如生饭、异味)每次扣2分。
-
能够完成指定菜品且色香味俱全得2分,创新菜品设计得1分。
-
-
营养与成本控制
-
膳食搭配合理(蛋白质/碳水/脂肪比例适宜)得1分。
-
遵循先合算后出品的成本控制原则得1分。
-
三、综合素养(10-20分)
-
创新与学习
-
能对经典菜品进行现代化创新(如分子料理)得1分;主动学习新技能得0.5分。
-
考核期间掌握新菜品制作得1分。
-
-
团队协作与问题处理
-
积极配合采购、库管等岗位工作得1分。
-
遇到突发情况(如设备故障、食材短缺)能及时解决得1分。
-
四、其他关键指标
-
菜品一致性 :多次出品的误差率<5%,分量标准化符合1:3原则。
-
营养科学 :满足膳食平衡要求,特殊饮食需求处理得当。
-
文化传承 :非遗技艺保护或地域饮食文化创新得1分。
五、评分周期与反馈
-
月度考核,综合得分范围0-100分;优秀(90-100分)、良好(75-89分)、合格(60-74分)、不合格(<60分)。
-
考核结果与绩效奖金、晋升挂钩,优秀员工可获得“先进工作者”称号。
以上标准可根据具体餐饮企业或岗位需求调整,建议结合实际情况制定量化细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