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概论的核心在于理解艺术的本质、创作规律及社会功能,其重点知识包括艺术学理论框架、艺术特征、起源学说、发展规律及分类体系。
-
艺术学基础理论
艺术学以费德勒为奠基人,涵盖艺术理论、批评与史论三大分支。艺术形象是主客观的统一,体现内容与形式、个性与共性的融合。创作与欣赏均具主体性,而审美性则是人类真善美意识的集中表达。 -
艺术起源与发展
多元学说解释艺术起源,如模仿说、表现说、巫术说及劳动说。发展规律表现为时代性演变(如唐诗宋词、文艺复兴绘画)、与社会经济的非均衡关系(如魏晋南北朝艺术繁荣),以及门类间的不平衡性(如青铜器与宋瓷的交替兴盛)。 -
艺术分类与创作
按形象存在方式分为时空艺术(绘画、建筑)、时间艺术(音乐)和综合艺术(电影);创作过程分体验、构思与传达三阶段,艺术家通过生活积累、想象加工和技艺呈现完成作品。 -
艺术的社会本质
艺术属上层建筑,通过政治、道德等“中间环节”与经济基础互动。其与宗教、哲学关系密切,既受后者影响,又能反哺社会意识形态,如推动道德观念革新。
掌握这些要点,既能系统理解艺术概论框架,也能深化对具体艺术现象的分析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