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曲中的四大艺术手段“唱念做打”是中国戏曲的核心表演技法,融合了音乐性、舞蹈性、叙事性与程式化特征,构成了独特的舞台艺术体系。
唱是戏曲的主要音乐表现形式,分为“喊嗓、吊嗓”的基础训练与“咬字、归韵”的艺术表现,通过旋律与唱腔塑造人物性格与情绪,如《贵妃醉酒》中梅兰芳以婉转唱腔展现杨贵妃的醉态。念则是韵律化的朗诵艺术,分为节奏感强的“韵白”和口语化的“散白”,常与唱腔呼应强化戏剧张力,如《霸王别姬》中虞姬的念白暗含诀别之悲。做以舞蹈化形体动作为主,涵盖手眼身步程式与道具技法的综合运用,如水袖翻飞象征情感激荡,通过程式化动作外化人物内心,提升视觉感染力。打脱胎于传统武术,发展出“把子功”与“毯子功”,如刀枪对打的威严、筋斗云的灵动,兼具观赏性与叙事功能。
四大手段并非孤立存在,而是通过虚拟性与程式化紧密结合。演员以空台虚景替代实体布景,借手势步伐暗示场景转换,以程式化技法统一视听语言。例如挥鞭跨步即可表现策马千里的时空跨度,而唱念与做打的交织,使戏剧冲突张弛有度。这种综合性不仅强化艺术表现力,更凸显中国戏曲“以虚代实”“以简驭繁”的美学特质。
当代戏曲通过数字技术创新表演形式,AR技术实现虚拟场景实时叠加,《白蛇传》的裸眼3D龙舟竞渡场景即为例证。未来,传统技艺与科技的融合将继续拓展舞台边界,但“唱念做打”的核心地位始终未变——它们是戏曲承载文化意蕴、沟通剧场内外的艺术基石。掌握此四技,方能窥见中国戏曲千年传承的精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