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戏曲的角色分为“生、旦、净、末、丑”五大行当,每个行当又可细分多个分支,涵盖不同性别、性格、身份的人物形象,极具特色。
“生”行是男性角色总称,可分为多种类型。像扮演帝王及儒雅文弱中老年的老生,如《空城计》中的诸葛亮;青春英俊的年轻男性小生,如《西厢记》的张生;武艺高强的武生,如《长坂坡》中的赵云;专指勾红色脸谱饰演关羽、赵匡胤等角色的红生;扮演儿童角色的娃娃生等。“旦”行是女性角色统称,包含青衣,多扮演端庄娴雅的贤妻良母,以唱工为主,如《铡美案》的秦香莲;花旦,常扮天真活泼少女或泼辣少妇,服装花艳,像《红娘》里的红娘;擅长武艺的武旦与刀马旦,区别在于武旦常打出手,刀马旦不用;老年妇女形象由老旦诠释;彩旦则塑造滑稽诙谐的喜剧女性;花衫是融合青衣、花旦、武旦、刀马旦特点的演员。 “净”行俗称花脸,扮演男性角色,依表演特点分为正净,即地位高、举止稳重的忠臣良将,以唱为主;副净,俗称架子花脸,多演性格粗豪莽撞之人;武净,以武打为主,如各类绿林好汉。 “末”行是传统角色,主要演中、老年男性,过去地位重要,如今多数剧种已并入老生行。 “丑”行分文丑和武丑,文丑伶俐风趣或阴险狡黠,包括方巾丑等;武丑精明干练且幽默,善演跌、打、翻、扑等武技。“末”行如今多与“老生”合并,现代戏曲表演中“生、旦、净、丑”成为主要角色行当,共同撑起戏曲丰富多彩的艺术世界。想要深入了解戏曲魅力,这五大行当的角色特点不可不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