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戏剧的五大行当为 生、旦、净、末、丑 ,具体分类及特点如下:
-
生行
-
代表男性角色,分为老生、小生、武生等分支。
-
老生 :多扮演中年以上男性,如官员、父亲,以唱工为主,代表稳重形象(如《四郎探母》中的杨延辉)。
-
小生 :青年男性,如《西厢记》中的张生,形象英俊潇洒。
-
武生 :擅长武艺,分为长靠武生(如赵云)和短打武生(如任堂惠)。
-
-
旦行
-
女性角色统称,细分为青衣、花旦、武旦等。
-
青衣 (正旦):端庄贤淑,如《三娘教子》中的薛倚哥。
-
花旦 :活泼泼辣,如《牡丹亭》中的杜丽娘。
-
武旦 :兼具武艺与女性柔美,如《穆桂英挂帅》中的穆桂英。
-
-
净行
- 俗称“花脸”,以面部彩绘为特色,分为正净(忠臣)、副净(架子花脸)、武净(武打角色)。
-
末行
- 传统上指中年以上男性角色,常挂须,如《窦娥冤》中的窦娥父亲。但近代多归入“生”行,现较少单独分类。
-
丑行
- 喜剧角色,俗称“小花脸”,分为文丑、武丑等。以幽默机智见长,如《三岔口》中的张麻子。
总结 :传统分类中“末行”因剧种演变逐渐与“生”行融合,现主流分类以“生、旦、净、丑”四大行当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