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旦、净、丑
戏曲四大行当是中国传统戏曲中根据角色性别、年龄、性格、身份等特征划分的表演类别,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一、生行
-
定义
生行是戏曲中扮演男性角色的行当,是四大行当的核心类别。
-
细分类型
-
老生 :中年以上男性角色,多为正面人物,如帝王、官僚或文人,表演以唱工为主,如《二进宫》中的杨波。
-
小生 :青年男性角色,分为巾生(儒雅书生)、穷生(贫苦青年)、官生(官僚)等,唱工与念白并重,如《红楼梦》中的贾宝玉。
-
武生 :擅长武艺的男性角色,分为长靠(文武老生)、短打(武小生)等,如《三国演义》中的关羽。
-
二、旦行
-
定义
旦行是戏曲中扮演女性角色的行当,以唱、念、做功见长。
-
细分类型
-
青衣 :端庄严肃的正派女性角色,如《窦娥冤》中的窦娥。
-
花旦 :活泼泼辣的青年女子,表演注重京白和身段,如《西厢记》中的崔莺莺。
-
刀马旦 :精通武艺的女性角色,兼具青衣与花旦特点,如《穆桂英挂帅》中的穆桂英。
-
老旦 :老年妇女角色,动作幅度较大,常穿墨绿色服装,如《沙家浜》中的江雪琴。
-
三、净行
-
定义
净行俗称“花脸”,多扮演性格鲜明的人物,如将军、神话人物等。
-
细分类型
-
正净 :性格刚毅的男性角色,如包拯。
-
副净 :性格粗犷的男性角色,如窦尔墩。
-
武净 :擅长武艺的男性角色,如典韦。
-
油花脸 :色彩斑斓的丑角,如钟馗。
-
四、丑行
-
定义
丑行多扮演伶俐幽默或阴险狡猾的角色,面部有白粉装饰(三花脸)。
-
表演特点
通过滑稽动作和讽刺语言塑造反面人物(如曹操),也有正面角色(如程咬金)。
补充说明
-
年龄划分 :生行按年龄分为老生、小生、武生;旦行按年龄分为青衣、花旦、老旦。
-
表演特色 :四大行当通过脸谱、服装、台步等程式化元素形成鲜明对比。
-
历史演变 :早期戏曲行当划分更细(如“末”“副”“外”等),后因剧种发展逐渐简化为四大行当。
以上分类以京剧为代表,其他剧种(如越剧、黄梅戏)在行当划分上可能略有差异,但核心体系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