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党日活动是基层党组织规范化、制度化的重要载体,其核心流程可提炼为八个关键步骤:确定主题、制定方案、筹备实施、规范流程、创新形式、记录归档、总结反馈、持续优化。 通过系统化设计,既能强化政治功能,又能提升党员参与度,确保组织生活“党味”与“趣味”并存。
- 确定主题:紧扣上级部署和实际需求,通过支委会或党员意见征集明确活动方向,如“乡村振兴先锋行”或“红色教育实践”。
- 制定方案:细化时间、地点、参与人员及分工,形成书面计划并报上级党委审批,确保内容与形式符合规范要求。
- 筹备实施:提前准备学习材料、场地布置、设备调试等,通知党员着装要求(如佩戴党徽),落实责任到人。
- 规范流程:严格按“5+X”模式开展,包括缴纳党费、理论学习、民主议事等固定动作,结合主题融入特色环节。
- 创新形式:采用“参观+研讨”“志愿服务+技能竞赛”等混合模式,增强互动性,避免形式单一化。
- 记录归档:通过文字、图片、视频全程记录,形成台账备查,注重隐私保护和内容真实性。
- 总结反馈:活动后收集党员意见,分析成效与不足,如“理论学习深度不足”或“实践环节参与度低”。
- 持续优化:建立问题整改清单,将有效经验固化到下次活动中,形成“计划-执行-改进”闭环。
提示:主题党日的生命力在于“严肃性”与“灵活性”的统一。既要避免娱乐化倾向,也要防止机械执行,通过动态调整贴近党员需求,才能真正发挥凝聚力和教育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