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
被诈骗后派出所立案并不意味着需要一直等待。立案后,公安机关会启动侦查程序,但具体流程和时间安排需根据案件复杂程度和证据情况综合判断。以下是详细说明:
一、立案后的侦查流程
-
初步审查
公安机关接到报案后,会在7日内对案件材料和情况进行审核,判断是否符合立案条件。简单案件通常在3日内决定是否立案,复杂案件可延长至30日。
-
调查取证
立案后,警方会通过询问受害人、调取证据(如转账记录、聊天记录)、追踪资金流向等方式收集证据,确定犯罪嫌疑人身份和行踪。此阶段需受害人配合提供相关信息。
-
案件进展反馈
受害人可通过以下方式了解案件进展:
-
主动联系办案民警询问(建议主动查询,而非被动等待);
-
提供新证据或线索协助调查;
-
对于重大复杂案件,可要求公安机关书面说明侦查计划。
-
二、注意事项
-
避免被动等待
立案后需主动与警方保持联系,及时提供证据和线索,避免因信息滞后影响案件进展。
-
保留证据
银行转账记录、聊天记录、合同文件等均为重要证据,应妥善保存并提交给警方。
-
法律时效
诈骗罪立案追诉时效为2年,从受害人知道或应当知道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
三、特殊情况处理
-
小额诈骗 :若涉案金额未达刑法规定的最低限度(如5000元),可能以民事纠纷处理,不进入刑事程序。
-
重大案件 :涉及面广、复杂度高的案件可能需跨区域协作,耗时较长。
建议 :被诈骗后应立即报警,并主动配合警方调查,通过合法途径维护自身权益。若对案件进展有疑问,可要求公安机关书面说明处理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