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经立案
在民事诉讼中,审理阶段必然已经进入立案程序。以下是具体说明:
一、立案是审理的前提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规定,立案是诉讼程序的起始环节。法院在收到起诉状后,需对是否符合法定条件进行审查:
-
基本条件 :包括有明确的被告、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理由;
-
程序要求 :法院需在七日内作出是否受理的裁定。
只有通过审查并完成立案手续后,案件才会进入审理阶段,后续才会安排开庭、证据交换、辩论等程序。
二、审理中必然已立案
当案件进入“审理中”阶段时,意味着:
-
立案程序已完成 :法院已经完成了对起诉状的审查并作出受理决定;
-
进入司法程序 :审理阶段包括调查取证、法庭审理等环节,均以立案为前提。
三、特殊情况的说明
-
简易程序或快速处理 :部分案件可能因程序简化,从立案到审理间隔较短,但立案手续仍已完成;
-
材料补正期间 :若起诉材料不齐全,法院可能要求补充,期间案件仍可能已立案。
四、总结流程图
提交起诉状 → 法院审查 → 符合条件→ 立案 → 进入审理阶段
民事诉讼中“审理中”直接意味着案件已经立案,但需注意立案与受理的区别:受理是立案的前置程序,而审理是立案后的后续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