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西医学中医的最新政策核心在于推动中西医深度融合,通过制度创新、教育强化和临床实践三大方向,实现“能西会中”的人才培养目标。政策明确要求二级以上公立中医医院中医医师占比不低于60%,并支持临床医学毕业生攻读中医专业学位,同时允许考核合格的西医医师在执业中应用中医药技术。
分点展开:
-
教育体系改革
临床医学类专业将中医药课程列为必修课,增加学时并纳入毕业实习。开展九年制中西医结合教育试点,允许临床医学专业学生参加中西医结合医师资格考试。高职临床医学类专业增设中医基础与适宜技术课程,形成从本科到继续教育的全链条培养。 -
执业权限拓宽
西医医师通过省级培训(如850学时以上)或取得中医专业学历后,可开具中成药、中药饮片处方。深圳等地试点西医与中医双证注册,山东、江西等省份明确非中医类别医师经考核可提供中医药服务,政策覆盖基层全科医生和乡村医生。 -
临床协同机制
综合医院需设置中医临床科室并纳入多学科会诊体系,建设中西医协同“旗舰”医院和科室。政策将中西医协同纳入医院评审和绩效考核,鼓励开展重大疾病中西医联合攻关,如传染病、慢性病等领域。 -
人才专项支持
国家实施西医学习中医高级人才研修项目,培养高层次中西医结合团队。对完成系统培训的西医医师开放中西医结合职称评聘,并提供转业补贴、培训基地等资源支持,如河南省推进“西学中”专项培训覆盖6万人。
当前政策通过教育、执业、临床和人才四维联动,加速中西医资源整合。建议关注地方细则(如各省培训学时要求)及“旗舰”医院示范项目,把握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与职业发展双重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