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收录在《中国药典》第一部,这是国家药品标准体系中专用于规范中药材、饮片及成方制剂的核心部分。2025年版药典一部收载中药3069种,新增28种、修订420种,同时剔除19种不符合现代标准的品种(如含濒危动物成分的龟龄集),体现了对安全性、有效性和生态保护的严格把控。
-
药典结构定位
《中国药典》分为四部,第一部明确针对中药,涵盖中药材性状、鉴别、农残控制等标准。例如,2025版新增儿童清咽解热口服液等中成药,并强化了33种禁用农残的检测,确保从原料到成品的全程质量控制。 -
动态调整机制
药典每5年更新一次,中药部通过增删品种反映临床需求与科技进步。如2025版移除通乳颗粒等临床使用率低的品种,同时引入连苏胶囊等创新药物,推动产业优化升级。 -
国际标准接轨
中药标准逐步对标国际,采用高效液相色谱等现代检测技术。例如,对重金属和有害元素的限量要求与欧美药典趋同,助力中药国际化。 -
分类与检索逻辑
药典一部按笔画排序,但实际应用中常结合功效(如解表药、补虚药)或药用部位(根茎类、全草类)分类,便于临床调剂与学术研究。
提示:药典是动态权威指南,用药前建议核查最新版本。企业需定期关注标准修订,避免因合规问题影响市场准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