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十年各省GDP增长呈现“南快北慢、西部崛起、区域分化”的显著特征。广东、江苏持续领跑全国,十年累计增量均超6万亿元;贵州、西藏增速领跑,累计增幅分别达190.5%和192.9%;福建、安徽等省份排名跃升,而京津冀与东北地区经济占比明显下滑。
-
总量格局稳定,头部省份优势巩固
广东、江苏、山东、浙江、河南、四川六省GDP总量始终位居全国前六,2021年广东、江苏双双突破11万亿元。长三角(苏浙皖沪)经济占比从2012年的22.8%提升至2024年的24.6%,成为全国增长核心引擎。 -
增速分化显著,西部省份表现亮眼
西藏、贵州、云南、福建等省份十年累计名义增速超140%,西藏以192.9%的增速居首。贵州从全国第26名升至第22名,福建从第11名跻身前八。相比之下,东北三省增速垫底,黑龙江仅增长35.1%,辽宁、吉林排名下滑超5个位次。 -
区域协同差异,北方经济占比收缩
京津冀经济占比从10.3%降至8.6%,河北排名从第7位跌至第13位。中部六省(鄂豫皖等)占比小幅提升至21.3%,湖北、湖南等省份排名上升。东三省经济总量占全国比重从9%降至4.7%,人口外流与产业转型滞后制约发展。 -
增量梯队分明,21省迈入“万亿俱乐部”
广东、江苏十年增量分别达7.35万亿、6.9万亿元,山东、浙江增量超4万亿元。四川、河南等8省增量在2-3万亿元区间,河北、内蒙古等9省增量超1万亿元。天津、黑龙江等10省增量不足万亿,区域发展不平衡加剧。
当前,中国区域经济正从“单极驱动”转向“多极协同”,长三角、粤港澳与成渝地区成为新增长极,但南北差距仍需通过产业升级与政策倾斜进一步平衡。未来需重点关注中西部产业承接能力与北方省份营商环境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