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工被骗的真实案例令人警醒,许多学生因缺乏社会经验而成为不法分子的目标。以下是一些典型案例和防范建议:
案例一:河南大学生被骗7000元
河南的四名大学生通过中介寻找暑假工,被骗走约7000元。他们被带到多个地点,但始终未能找到合适的工作,最终无奈回家。这种案例提醒我们,在选择中介时需格外谨慎,避免轻信高薪诱惑。
案例二:重庆254名大学生被骗15万元
在重庆,三名被告人以介绍暑假工为名,骗取254名大学生共计151,920元。他们通过虚构工作职位和收取各种费用,最终被法院以诈骗罪判处刑罚。这一案件凸显了暑期兼职市场的乱象。
案例三:西安上百学生被骗
陕西星启远帆人力资源有限公司因未经许可擅自开展业务,违规预收费用,导致上百名学生被骗。该事件被西安经济技术开发区通报,并引发社会广泛关注。这一案例说明,选择正规渠道的重要性。
防范建议
- 选择正规中介:务必通过正规渠道寻找兼职,避免轻信网络上的虚假信息。
- 警惕高薪诱惑:对于薪资远高于市场水平的职位,需保持警惕,避免因贪小便宜而吃大亏。
- 拒绝缴纳费用:正规兼职通常不会要求支付押金、体检费或培训费,谨防被“白嫖”。
- 签订合同:上岗前务必与雇主签订正式合同,明确薪资、工时和违约责任。
- 保留证据:保存与中介或雇主的沟通记录、转账凭证等,以便**时使用。
通过提高警惕和掌握防骗技巧,大学生们可以在暑假工期间避免不必要的损失,确保自身权益不受侵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