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规定小学上课时间表的核心要求是:上午上课时间不早于8:20,确保学生每天睡眠不少于10小时,并分夏秋季与冬春季两套作息方案。 具体安排兼顾课业与健康,通过课后服务、午休保障等举措落实“双减”政策。
-
上课时间与课时安排
小学上午第一节课不得早于8:20,每课时40分钟。夏秋季(5-9月)下午上课不早于15:00,冬春季(10-4月)不早于14:30。每周课时一至二年级26节,三至六年级30节,含体育、书法等课程。 -
睡眠与作息管理
严格规定小学生就寝时间不晚于21:20,确保10小时睡眠。学校需安排1小时大课间体育活动和午休,并将此纳入课程表。寄宿制学校早晨起床不早于7:00。 -
课后服务与作业控制
课后服务每天不少于2小时,结束时间与当地下班衔接。书面作业基本在校内完成,避免挤占睡眠时间。校外培训结束时间不得晚于20:30。 -
季节性调整与弹性机制
学校需制定夏秋季和冬春季两套作息表,并允许因家庭特殊情况提前到校的学生入校安置。鼓励通过长短课、跨学科活动优化时间利用。
国家通过规范上课时间、强化睡眠保障和作业管理,构建科学的小学生作息体系。家长和学校应协同落实,帮助孩子形成健康的生活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