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是春天,这是由天文、气象和物候共同定义的季节起点。北半球公历3-5月为春季,中国农历则将立春(约2月4日)至立夏(约5月5日)划为春季,涵盖惊蛰、春分等节气。气象学上以连续5天平均气温≥10℃作为入春标准,此时万物复苏,农事繁忙,符合“春生”的自然规律。
- 天文与历法依据:北半球春季始于春分(3月20日左右),太阳直射赤道并向北移动,光照时间延长。中国传统以“四立”划分四季,立春后即进入春季,3月正值仲春。
- 气候与物候特征:3月气温回升,冰雪消融,杨柳抽芽,候鸟北归,符合“草长莺飞”的典型春景。农谚“过了惊蛰节,春耕不能歇”印证其农业意义。
- 地域差异与例外:南半球3月为秋季,而中国北方部分高寒地区可能延迟入春,但季节划分仍以整体气候规律为准,不因局部天气否定春季属性。
3月作为春季的核心月份,既是自然规律的体现,也是文化共识。若您所在地区仍感寒冷,可参考气象数据确认实际入春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