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一般从2月持续到5月,但具体时间因地域和气候标准不同而有所差异。我国大部分地区以立春(2月3—5日)为起点,气象学上则以连续5天平均气温≥10℃作为入春标志,北方部分地区可能延迟至5月才迎来春天。
- 节气划分:传统二十四节气中,立春(2月初)至立夏(5月初)为春季,涵盖雨水、惊蛰等六个节气,反映自然物候变化。
- 气象标准:按现代气象学定义,入春需满足“5天滑动平均气温稳定≥10℃”,因此南方沿海(如广东)2月入春,华北平原多在3—4月,东北及高原则推迟至5月。
- 月份范围:公历通常将3—5月视为春季,但农历正月至三月(1—3月)也被民间称为“春三月”,体现农耕文化对季节的感知。
- 全球差异:北半球春天为3—5月,南半球则为9—11月,与我国季节相反,旅行或跨国活动需注意时令区别。
春季气候多变,建议关注当地气象预报,适时调整衣物与户外计划。无论是赏花踏青还是春耕播种,把握季节特点能更好地享受自然馈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