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立冬是11月7日,具体时间为12:03:48(太阳黄经达225°时),农历为九月十八。
立冬的基本含义
立冬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九个节气,也是冬季的起始标志。“立”表示冬季开始,“冬”意味着万物收藏、生机闭蓄。古人认为此时“水始冰,地始冻”,动植物进入休眠状态。
气候与自然变化
- 气温降低:立冬后,我国大部分地区气温显著降低,北方地区可能迎来初霜冻。
- 降雨减少:北方干燥加剧,利于农作物储存;南方可能仍有短暂降雨。
- 生活活动:鸟类南迁,植物落叶,进入休眠。
农事活动
- 冬藏准备:农民需完成秋收,储存粮食、修缮房屋,并为牲畜储备饲料。
- 田间管理:浇灌“冻水”、深耕土壤,促进土壤养分转化。
三候(古人观察自然现象)
立冬分为三候:
- 一候水始冰:河流开始结冰。
- 二候地始冻:土地逐渐冻结。
- 三候雉入大水为蜃:野鸡类鸟减少,海边可见类似野鸡的大蛤(古人认为二者有转化关系)。
传统习俗
- 吃饺子:北方地区流行立冬吃饺子,寓意驱寒保暖、团圆。
- 补冬:民间有“立冬补冬,补嘴空”的说法,常食用羊肉、牛肉等高热量食物。
- 祭祀与饮宴:部分地区保留祭祖、宴饮的习俗,祈求冬季平安。
- 赏雪景:北方初雪可能出现在立冬前后,成为季节转换的标志。
立冬作为冬季的开始,标志着气候的变化和农事活动的调整,同时也承载着丰富的民俗文化。希望以上信息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