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春季寒冷的主要原因可归纳为以下四点,涵盖气候现象、大气环流及地理因素:
-
拉尼娜现象影响
当前处于拉尼娜状态(赤道东太平洋海面温度低于-0.5℃),导致东亚经向环流异常,冷空气更易南下。这种环流形势加剧了北方冷空气南移的频率和强度。
-
冷空气活动频繁且强度异常
-
冬季残留冷空气(如蒙古-西伯利亚高压)持续影响,与南方暖湿气流交汇,形成冷暖空气叠加,导致气温骤降。
-
2025年冷空气南下路径更偏南,且伴随大风、雨雪天气,加剧体感寒冷。
-
-
大气环流与海洋调节失衡
-
西伯利亚高压强度和位置异常,导致冷空气南下通道打开;西风带波动使冷空气推进加速。
-
拉尼娜现象下,海洋对气温的调节作用减弱,进一步加剧气温波动。
-
-
季节过渡异常与地域差异
-
立春较晚(晚立春),冷空气南下“余威”未完全消退,叠加暖湿气流,形成“倒春寒”。
-
高纬度、高海拔地区(如北方、山区)因冷空气堆积更明显,寒冷程度突出。
-
总结 :2025年春季寒冷是拉尼娜现象、冷空气异常活跃、大气环流紊乱及季节过渡异常共同作用的结果,需关注冷空气路径和强度变化以应对天气波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