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本课程教材编写需遵循科学规范与实践导向,结合课程目标与学生需求,形成系统化流程。以下是核心要点:
一、基本结构与格式要求
-
封面设计 :自行设计封面,包含封一至封四及扉页。
-
课程说明 :明确课程目标、知识体系、教学方法及编写人员信息。
-
正文结构 :包含知识系统、方法系统、训练系统三部分,采用A4纸排版(16磅行距)。
-
篇幅规范 :按18课时编写,注意文字梳理与插图排版。
二、编写步骤与组织管理
-
团队组建 :成立编写组(含组长、编者、顾问等),明确分工。
-
框架设计 :分析校内外资源,确定课程目标与教材范围,拟定提纲。
-
资料筛选与初稿编写 :收集整理资料,分类编写初稿,并进行教学实验验证。
-
专家审定 :聘请专家审核教材,认可后可推荐出版。
三、内容设计原则
-
科学性与实用性 :内容需符合学科体系,注重实践操作与能力培养。
-
创新性与地域特色 :结合学校特色与地域文化,增强教材独特性。
-
学生中心 :以学生需求为起点,设计可探究、可反馈的板块。
四、实施与评价
-
分阶段实施 :分学段或模块推进,定期组织讨论与修改。
-
评价体系 :设计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关注学习效果与核心素养发展。
通过以上流程,可确保校本教材既符合教育标准,又能有效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