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安全教育日是每年的4月15日,这一日期由2015年7月1日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明确规定,旨在增强全民国家安全意识,维护国家安全。关键亮点包括:以总体国家安全观为核心,涵盖政治、经济、文化等20个领域,公民需履行7项法定义务,举报电话12339为重要参与渠道。
-
设立背景与法律依据
2015年《国家安全法》将4月15日定为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纪念2014年同日***总书记首次提出总体国家安全观。该日期象征国家安全工作的里程碑,推动全社会形成维护国家安全的共识。 -
国家安全的核心内涵
国家安全涵盖政权、主权、领土完整、人民福祉等核心要素,并扩展至经济、科技、生态等非传统领域。总体国家安全观强调“五大要素”和“五个统筹”,构建全方位、多层次的安全体系。 -
公民责任与参与方式
法律明确公民需遵守宪法、保守国家秘密、及时报告危害行为等义务。公众可通过举报可疑活动(拨打12339)、参与宣传教育、提升防范意识等方式贡献力量。 -
年度主题与教育意义
每年设定不同主题(如2025年为“全民国家安全教育走深走实十周年”),通过集中宣传普及知识,强化“国家安全人人有责”的理念,尤其注重青少年教育。
总结:国家安全教育日不仅是法律规定的宣传节点,更是全民行动的契机。从个人到社会,筑牢国家安全屏障需长期践行,共同守护“家国一体”的安全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