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的核心和内涵是以人为本的全生命周期健康照护,通过科学性与艺术性结合的专业实践,实现“促进健康、预防疾病、恢复健康、减轻痛苦”的目标。其本质是尊重人的生命尊严与权利,涵盖生理、心理、社会及精神层面的整体关怀,并贯穿从出生到临终的全程健康管理。
-
科学性与艺术性的统一
护理以医学、心理学等学科为基础,通过标准化流程(如护理程序)确保服务科学性,同时需灵活应对个体差异,体现人文关怀的艺术性。例如,临终护理需兼顾疼痛控制与心理安抚。 -
全人关怀与个性化服务
护理对象包括患者、健康人群及高危群体,需根据年龄、文化背景等定制方案。如老年护理需关注慢性病管理与社交需求,儿科护理则需结合游戏缓解焦虑。 -
健康促进与多场景覆盖
从临床到社区,护理角色从疾病照护扩展至健康教育、康复指导。护士在社区可能主导糖尿病筛查,在急诊科需快速评估危重患者。 -
伦理准则与协作实践
遵循“无差别对待”“保护隐私”等伦理原则,并与医生、社工等多团队协作。例如,肿瘤护理需协调放化疗与心理支持资源。 -
动态适应与终身学习
随着老龄化、技术进步(如远程监测),护理内涵持续深化。护士需掌握智能设备操作,并参与循证研究优化服务。
护理的本质是用专业守护生命质量,其内涵随社会需求不断丰富,但始终围绕“人”的核心价值展开。无论是临床急救还是社区宣教,护理的终极目标都是帮助个体达到身心平衡的健康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