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对湿度与温度的关系图直观展示了二者之间的反比规律:温度升高时空气饱和水汽压增大,导致相对湿度降低;反之温度下降时相对湿度升高,直至达到露点凝结成水。
-
核心原理
相对湿度(RH)的计算公式为当前水汽压与饱和水汽压的百分比。饱和水汽压随温度升高呈指数增长,因此同一绝对湿度下,温度越高,分母(饱和水汽压)越大,RH越小。例如,25°C时RH为50%的空气,若升温至30°C,RH可能降至35%左右。 -
图表特征
典型的关系图中,横轴为温度,纵轴为相对湿度,曲线呈下降趋势。例如,20°C时RH为60%,而25°C时RH降至45%——说明每升高1°C,RH约降低3%-5%。露点温度(RH=100%的临界点)是曲线的关键节点。 -
实际应用
空调除湿时通过降温使RH超过100%以凝结水分,再加热降低RH提升舒适度;农业中需控制温湿度避免作物霉变或脱水。
掌握温湿度关系图有助于优化环境控制,但需注意海拔、气压等因素的局部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