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登革热疫情当前处于高发期,2025年5月最新数据显示全省累计确诊超1500例,主要集中在广州、佛山、深圳等珠三角城市。疫情传播速度快、无疫苗可预防,但专家指出不会形成大规模传播,防控核心在于全民参与灭蚊防蚊。以下是关键现状与应对要点:
-
疫情趋势与特点
广东登革热呈现季节性高发,2025年病例数较去年同期显著上升,5月初已进入流行高峰。病毒通过白纹伊蚊叮咬传播,潜伏期3-14天,典型症状包括突发高热、剧烈头痛、关节痛及皮疹,重症可能出现出血或休克。尽管暂无死亡病例报告,但医疗机构接诊压力明显增大。 -
防控难点与应对措施
当前防控最大挑战是缺乏疫苗和特效药,依赖环境治理与个人防护。疾控部门已启动应急响应,包括全域灭蚊消杀、发热门诊筛查和社区宣传。清除积水、使用防蚊用品是阻断传播链的关键,尤其需关注高层住宅、绿化带等蚊虫滋生死角。 -
公众行动建议
避免前往疫情高发区,外出时穿长袖衣物、喷涂驱蚊剂。若出现持续高热或皮疹,需立即就医并告知旅行史。“人人清理积水”是防控核心,如家中水培植物、空调排水管等易忽视区域需定期检查。
登革热防控成效取决于社会协同,短期内病例数或持续波动,但随着夏季高温消退,疫情将逐步缓解。现阶段需保持警惕,但无需恐慌,科学防护即可有效降低感染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