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淮河
皖南与皖北的划分主要基于地理界线,具体如下:
一、划分依据
-
自然地理界线
以 长江 为南界, 淮河 为北界,形成"三皖"格局。皖南为长江以南区域,皖北为淮河以北区域,皖中为长江与淮河之间地带。
-
行政区划沿革
该划分始于解放后,1952年正式确立,取代了早期以淮河为界的划分方式。
二、具体范围
-
皖南
包括黄山、池州、宣城三市全境,以及铜陵、芜湖、马鞍山三市长江以南地区,共7个地级市。
-
皖北
包括淮北、亳州、宿州、蚌埠、阜阳、淮南6个地级市,以及滁州市明光市、凤阳县等县。
三、争议与补充说明
-
皖中概念 :官方未明确提及"皖中",但部分资料将其定义为长江与淮河之间区域(如合肥、六安等),实际划分中多以"皖江"等名称替代。
-
文化差异 :皖南以徽语为主,皖北多中原官话,饮食文化差异显著。
四、总结
皖南皖北划分以长江、淮河为界,结合历史沿革与行政区划,形成"三皖"格局。当前官方更倾向使用"皖江"等术语替代"皖中",避免区域划分模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