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计业务承接的基本步骤可分为以下五个核心环节,确保审计工作的规范性与有效性:
一、初步业务活动(决定是否接受委托)
-
客户沟通与需求评估
通过面谈、问卷等方式了解客户业务背景、审计目标及期望,评估其行业特点、经营模式及合规性。
-
风险评估
识别财务报表重大错报风险,包括询问管理层、分析程序、观察和检查等,确定是否具备独立性和专业胜任能力。
-
职业道德与胜任能力审查
确保审计团队不存在利益冲突,评估团队成员的专业经验及时间安排是否充足。
二、业务约定书签订
-
明确服务范围与费用
确定审计对象、时间范围、报告用途及收费标准,避免双方误解。
-
权利义务与保密条款
规定审计程序、资料提供要求及保密责任,保障双方权益。
三、审计计划制定
-
总体策略与分工
根据风险评估结果设计审计方案,明确资源分配、时间进度及关键审计领域。
-
风险评估与应对措施
针对不同风险制定应对策略,包括控制测试、实质性程序等。
四、后续工作
-
利用前任审计资料
对于老客户,复核历史工作底稿;新客户可咨询前任审计师获取背景信息。
-
质量控制复核
通过内部复核确保审计程序合规性,降低履职风险。
总结 :审计业务承接需从风险评估、合同签订到计划制定全流程把控,确保审计质量与效率。各环节需结合权威性高、时效性强的信息源,避免依赖低权威性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