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全国汛期从4月1日持续至10月23日,历时206天,是1961年以来历史同期第3多降水年份,暖湿气候特征明显,极端天气频发且强度大。其中,南方出现最**雨过程,北方经历“旱涝急转”,平均气温创历史新高,台风活动呈现“初台偏早、秋台极端”的特点。
-
汛期时间与区域差异
根据国家气候中心监测,全国统一入汛时间为4月1日,华西秋雨结束于10月23日。但不同地区主汛期差异显著:华南主汛期为4月至7月,华北为7月至8月,上海等华东地区则定为6月1日至9月30日。这种差异源于我国复杂的季风气候和地理特征,需结合地方防汛通知灵活应对。 -
气候特征与极端事件
汛期全国平均降水量达601.3毫米,较常年偏多11.3%,暴雨站日数创历史新高。南方6月至7月遭遇1961年以来最强持续降水,而北方7月下旬突发“旱涝急转”,河北、山东等地城市内涝严重。全国平均气温18.6℃,113个气象站突破历史高温极值,旱涝并存现象突出。 -
台风与灾害防御重点
全年7个登陆台风中,4个为秋台风,初台“马力斯”较常年提前26天登陆广东。超强台风“格美”“摩羯”带来极端降水和大风,导致多地洪涝和基础设施损毁。防汛关键期需重点关注山洪地质灾害易发区、城市低洼地带及江河堤防薄弱环节。
汛期防御需依托精准监测预警和科学工程调度,公众应及时关注气象部门动态,警惕局地强降水和次生灾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