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乐理知识100条涵盖音符、节拍、音程、和弦、调式等核心概念,助你系统掌握音乐理论基础!
- 谱号是确定五线谱音级名称与音高的符号,结合谱表构成乐谱框架,常见的如高音谱表(G谱表)、低音谱表(F谱表)。
- 音的性质包括音高、音色、音强、音值,音乐中的乐音与噪音由此区分。
- 音列需按音高与次序排列,音级通过CDEFGAB命名,升、降变化产生变化音级,分组依据为音组。
- 标准音小字一组a(a1=440Hz)定义音高基准,音律体系包含十二平均律、五度相生律等。
- 附点音符通过延长基础音符半拍时值延长音长,例如附点四分音符总时长为1.5拍。
- 拍号与小节定义节奏结构,如2/4、3/4分别代表两拍与三拍循环,弱起小节从弱音起始。
- 单拍子为每小节2/3拍,复拍子由单拍子复合而成,混合拍子则混合多类单位拍(如5/4=3/4+2/4)。
- 音程按发音方式分为旋律音程与和声音程,度数与音数决定其性质,纯八度、纯四/五度为完全协和音程。
- 三和弦由三音叠置构成,七和弦叠加四音,大三/小三和弦属协和和弦,增/减三和弦及七和弦则为不协和。
- 调式决定音阶与情感色彩,自然大调式以“全全半全全全半”结构构建,小调式通过降六/七级音变体派生。
- 变化音与调式变音通过附加符号扩展音高表现力,如辅助音、经过音常用于旋律修饰。
- 十二音半音阶以半音递进填补音程空缺,大调半音阶上行升音、下行降音规则独特。
- 移调与转调将作品整体或调性系统转移,实现音乐情绪转换,跨调性对比增强艺术表现力。
掌握这些基础理论可深化音乐理解,为实操演奏、作曲及欣赏奠定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