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标成本降低额的计算核心在于对比预算成本与实际成本的差额,公式为:。若结果为正值,表示成本节约;若为负值,则代表超支。
-
明确预算与实际数据
预算成本需基于历史数据或行业标准制定,实际成本则通过财务核算获得。例如,某项目预算成本为100万元,实际支出95万元,则降低额为5万元。 -
分项计算影响因素
- 材料成本:若材料消耗定额降低5%,且材料成本占比为40%,则降低率贡献为。
- 人工效率:劳动生产率提高10%且工资增长5%,人工成本占比30%,则降低率为。
- 制造费用:产量增长20%而费用增长8%,费用占比25%,则降低率为。
-
综合验证与调整
将各因素降低率相加,乘以总预算成本,得出最终降低额。若未达目标,需重新优化生产流程或供应链。
提示:定期分析成本动因,结合技术进步(如自动化)和规模效应,可持续提升成本控制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