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份天气整体偏冷,但区域性差异明显,北方部分地区气温偏高1-3℃,而西南、西北等地偏低0.5-1℃。冷空气活动频繁,全国多地经历阶段性低温,南方阴雨伴随“倒春寒”体感更显湿冷。拉尼娜现象持续影响,导致气温波动加剧,需警惕雨雪冰冻灾害。
-
区域性气温分化显著:内蒙古东北部、黑龙江等地2月气温偏高2-3℃,西藏中东部甚至偏高3℃以上;而西南地区东北部、新疆中北部等地偏低0.5-1℃,青海、四川部分地区降温达8-12℃。这种“北暖南冷”格局与常年同期形成反差。
-
冷空气阶段性来袭:2月全国经历4次明显降温过程,中旬冷空气导致华北、黄淮等地最高气温“对半减”,北京单日降温超6℃。南方受冷空气南下影响,江南多地气温骤降10℃,伴随降雨体感阴冷,羽绒服成为出行必备。
-
拉尼娜加剧气候异常:拉尼娜现象延迟至1月出现,其“冷空调”效应导致2月冷空气活跃,西北、西南频发雪灾冰冻。气象数据显示,南方平均气温较常年同期低1-2℃,部分地区出现“冷春”现象,与2024年暖冬形成鲜明对比。
-
极端天气风险需防范:西北地区中东部降水偏多2-5成,新疆、西藏等地出现中到大雪;华东、华南则面临干旱,浙江、福建降水偏少5-8成。华北黄淮雾霾频发,需关注低能见度对交通的影响。
2月天气呈现“冷暖拉锯”特点,建议随时关注临近预报,尤其是北方农牧区防寒和南方防潮需同步准备。3月气温仍可能大幅波动,“春捂秋冻”原则不可忽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