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艺研究期刊

​《文艺研究》是文化和旅游部主管、中国艺术研究院主办的综合性文艺理论月刊,创刊于1979年,以推动中国文艺理论建设和文艺创作繁荣为宗旨,具有高影响力,被多个重要数据库收录,影响因子较高,属于艺术学类顶级期刊,可通过特定邮箱投稿。​

《文艺研究》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和旅游部主管,中国艺术研究院主办,1979年创刊,最初为季刊,后历经多次调整,2005年以月刊稳定发行。作为大型综合性文艺理论期刊,它涵盖文学艺术各门类,包括文学、戏剧、影视、造型艺术等领域的理论与创作实践研究,以及外国文艺理论、文艺思潮、文艺流派的研究。其栏目设置丰富,如访谈与对话、当代批评、理论专题、图版、书评等,还设有“书评”和“访谈与对话”特色专栏,展开学术著作批评与学者对谈。在学术交流方面,曾举办“改革开放四十年中国文艺理论建设暨《文艺研究》创刊四十周年学术研讨会”等活动。该期刊被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CSSCI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等多个权威数据库收录,据不同平台数据显示,其出版文献量、总下载次数、总被引次数等数据表现突出,影响因子较高,2014年被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评价报告评为艺术学类顶级期刊,荣获社科双奖期刊等荣誉。投稿时,需注意邮箱区分不同学科领域,稿件要求未曾发表、附摘要、作者信息等,稿件录用后会支付稿酬。

在当今数字化时代,像《文艺研究》这类优质期刊也在适应新的传播与评价标准。如Google推行的EEAT标准,虽主要针对网络内容,但其中的专业性、权威性等要点与《文艺研究》的办刊理念不谋而合。《文艺研究》凭借数十年的学术积累、专业团队以及严格的审稿流程,保证了内容的专业性、权威性与可信度,这与EEAT标准对内容质量的要求高度契合。无论是传统学术期刊还是网络内容创作者,都应注重提升内容质量与专业度,以满足读者日益增长的对高质量内容的需求。在追求学术出版与内容传播的道路上,《文艺研究》为业界树立了标杆,其在文艺研究领域的深耕细作和不懈探索,值得广大作者与读者持续关注与支持。

本文《文艺研究期刊》系辅导客考试网原创,未经许可,禁止转载!合作方转载必需注明出处:https://www.fudaoke.com/exam/2542570.html

相关推荐

文艺批判论是谁的作品

我国第一部文学批评专著《典论·论文》的作者是三国时期的曹丕。该作品是中国文学批评史上较早出现的重要文献,主要论述了文学批评的态度、作家个性与作品风格、文体区分及文学价值等核心问题

2025-05-05 高考

文学青年和文艺青年的区别

文学青年和文艺青年是两个容易混淆但内涵截然不同的群体。文学青年专注于文学创作和研究,强调文字功底和思想深度;而文艺青年则更注重生活态度和艺术追求,涵盖文学、音乐、绘画等多个领域。 1. 文学青年的特点 专注文学创作 :文学青年通常以文学为核心,专注于写作、阅读和研究。他们追求文字的精炼与思想的深度,致力于通过文学作品表达对社会、人生和哲学的思考。 思想深度 :文学青年注重内在世界的挖掘

2025-05-05 高考

文艺青年三大俗

​​文艺青年三大俗的本质是过度标签化、跟风模仿和脱离现实的自我陶醉​ ​,这些行为看似标榜个性,实则陷入模式化的窠臼。当代文艺青年常被调侃的“三俗”现象,折射出部分群体在文化消费与自我表达中的盲目性。 第一类俗套是​​“标签式文艺消费”​ ​。比如盲目追捧小众书籍、黑胶唱片或独立电影,却仅停留在符号收集层面,缺乏真正的审美理解。将文艺等同于特定物品的占有,本质是消费主义对文化品味的异化

2025-05-05 高考

文艺青年的唯美句子

​​文艺青年钟爱的唯美句子往往融合诗意哲思与自然意象,以凝练语言传递深刻感悟,传递温暖力量。以下是经典解析与创作方法。​ ​ ​​经典作品与作者关联:文艺范本常具独创性印记​ ​ 陶立夏「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以反差构建冲破现实的激励感;李煜「一江春水向东流」借自然意象传递愁绪绵延。不同创作者借独特视角赋予文字生命力,韩寒直白宣言与纳兰性德古典含蓄形成戏剧化对比。 ​​情感内核决定感染力

2025-05-05 高考

小资青年和文艺青年的区别

‌小资青年和文艺青年的核心区别在于:前者追求精致生活的物质享受,后者更注重精神世界的自我表达。 ‌ 两者虽然都带有审美倾向,但一个用消费定义品味,一个用创作传递思想。 ‌消费观差异 ‌ 小资青年热衷为"氛围感"买单,比如选择网红咖啡馆打卡、收藏小众香薰品牌;文艺青年可能更愿意把钱花在二手书店淘绝版诗集,或攒钱看一场地下乐队演出。前者消费是为生活贴标签,后者消费是为灵魂找共鸣。 ‌时间分配偏好 ‌

2025-05-05 高考

除了文艺青年还有什么青年

青年群体可根据不同特征被划分为多种类型,以下是主要分类及特点: 文艺青年 喜欢文化艺术,常通过文学、艺术表达自我,部分被戏称为“佛系文青”或“斜杠青年”。这类人注重精神追求,常被媒体过度美化。 2B青年(或二货青年) 以幽默、非主流或自嘲为特点,常通过夸张言行制造话题。部分群体被描述为“装逼青年”或“脑残青年”,但实际是职场活跃因素。 热血青年 热爱冒险和挑战,如飙车、攀岩等高风险活动

2025-05-05 高考

文艺作品中的主角有哪些

文艺作品中的主角通常分为主角(核心人物)、配角(次要角色)、正面/反面角色以及扁平/圆形人物,他们共同推动剧情发展并体现作品主题。 主角与配角 主角是故事的核心人物,承载主题并经历主要冲突,如《斗破苍穹》的萧炎;配角则通过互动衬托主角,如《哈利·波特》中的罗恩与赫敏。 正面与反面角色 正面角色体现勇敢、善良等特质(如《西游记》的孙悟空),反面角色则通过邪恶或贪婪制造冲突(如《白雪公主》的王后)。

2025-05-05 高考

文艺青年老了叫什么

文艺青年老了通常被称为 文艺老青年 ,这一称呼既保留了“文艺青年”的核心特征,又突出了年龄特征。具体说明如下: 核心定义 文艺老青年指超出了传统“文艺青年”年龄范畴的人群,通常指中老年人。他们依然保持对文化艺术(如舞蹈、绘画、摄影等)的热爱,甚至将文艺作为生活动力。 典型表现 在公共场合活跃,如跳交谊舞、踢踏舞或街舞,例如“时尚七太”组合(超350岁老人); 通过艺术创作或表演表达自我

2025-05-05 高考

文艺创作与表演行业

文艺创作与表演行业正迎来黄金发展期,市场规模超4500亿元,年增长率达8.5%,核心驱动力来自政策扶持、消费升级与技术创新 。这一行业涵盖文学、影视、音乐、戏剧等多元领域,并借助数字化技术(如VR/AR、线上直播)实现传统与现代的深度融合,未来将更注重内容质量与个性化体验。 市场规模与增长 2023年行业规模突破4500亿元,预计2025年达5500亿元。电影票房、网络文学等细分领域表现突出

2025-05-05 高考

文艺青年给人一种什么感觉

​​文艺青年给人独特而多元的感觉,他们充满对理想和美的追求,情感细腻且富有创造力,同时在生活中常表现出超然的态度。​ ​ 文艺青年让人感受到对精神世界的高度热爱与投入。他们热衷于音乐、绘画、文学、电影等艺术形式,通过这些载体汲取灵感、释放情绪,并将自己的审美与思考融入生活。无论是聆听独立音乐会的陶醉,还是深夜阅读经典文学时的沉思,他们始终在探索艺术背后的深层意义,展现出对精神富足的执着追求。

2025-05-05 高考

社会批判理论ppt

社会批判理论PPT的核心在于系统梳理法兰克福学派对工具理性、文化工业等现代性问题的批判,通过可视化形式呈现其“解放理性”的哲学内核,适合用于社会学教学或学术研讨场景。 理论框架与核心观点 以霍克海默、阿多诺等学者的思想为基础,重点展示工具理性批判(如技术统治对人的异化)、文化工业理论(大众文化的标准化与操控性),以及哈贝马斯的交往行为理论。PPT需突出“批判理论”对资本主义社会的反思

2025-05-05 高考

文艺复兴的批判

​​文艺复兴的批判揭示了这场运动并非单纯的文化复兴,而是19世纪欧洲中心主义的历史建构,其背后隐藏着殖民扩张、文化霸权与人性局限的阴暗面。​ ​ ​​历史虚构与欧洲中心主义​ ​ 文艺复兴的经典叙事由19世纪学者米什莱和布克哈特构建,他们将意大利塑造为“现代文明起点”,却刻意忽略阿拉伯、中国等非欧洲文明的影响。例如,达芬奇的军事技术灵感源自中国,而数学知识多通过阿拉伯文献传入欧洲

2025-05-05 高考

三大文艺批判运动

新中国成立初期开展的三大文艺批判运动是‌《武训传》批判、《红楼梦研究》批判和胡风文艺思想批判 ‌,这些运动旨在确立马克思主义在文艺领域的主导地位,但对文艺创作也产生了深远影响。 ‌《武训传》批判(1951年) ‌ 针对电影《武训传》宣扬的改良主义思想展开批判,强调阶级斗争观点。这场运动首次将文艺问题上升为政治立场问题,确立了“文艺为政治服务”的导向。 ‌《红楼梦研究》批判(1954年) ‌

2025-05-05 高考

老舍对官样文化的批判

老舍对官样文化的批判主要体现在其作品中对传统官僚制度、官迷现象及文化腐朽成分的深刻揭露,通过典型人物塑造和现实场景描写,展现了官本位思想对个体和社会的腐蚀。以下是具体分析: 官样文化的核心特征 老舍用“官样”一词概括北京文化的典型特征,指代以权力为核心的“知识—权势—金钱”三位一体结构,揭露了官场中敷衍、要面子、追求权势的腐朽现象。 典型人物与情节 《茶馆》

2025-05-05 高考

文艺界三大批判

文艺界三大批判是指新中国成立初期针对电影《武训传》、俞平伯《红楼梦研究》和胡风文艺思想的三次大规模批判运动,核心围绕政治立场、学术思想和文艺理论的改造展开,深刻影响了中国当代文学的发展方向。 对电影《武训传》的批判(1951年) 以历史人物武训兴办义学为题材的影片被批判为“宣扬资产阶级改良主义”,认为其美化了阶级妥协,贬低了农民革命的作用。这场运动确立了文学创作需符合阶级斗争叙事的基调。

2025-05-05 高考

文艺理论和文学理论的区别

文艺理论范围更广 文艺理论和文学理论的区别主要体现在研究范围、学科定位和研究重点等方面,具体分析如下: 一、研究范围 文学理论 专注于文学领域,研究文学的本质、特征、创作规律、社会作用及作品构成等基本原理和知识,属于文艺学的分支学科。例如,文学理论会探讨文学与美学、认识论的关系,以及文学接受论和文学发生发展论等具体理论框架。 文艺理论 研究范围更广,包含文学理论,但还涉及艺术、音乐、戏剧

2025-05-05 高考

文艺概念是什么

文艺概念是指文学和艺术的总称,其核心在于通过语言、表演、造型等手段塑造典型的形象,反映社会生活的意识形式。这一概念既涵盖文学艺术(如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等),也包含表演艺术、造型艺术等形式,是社会意识形态的重要组成部分。 文艺的广义与狭义 广义文艺 :指包括文学在内的一切艺术形式,如绘画、音乐、舞蹈、戏剧等,强调艺术的多样性和综合性。 狭义文艺 :特指文学的艺术,与“文学”一词基本等同

2025-05-05 高考

文艺理论有哪些

文艺理论是研究文学本质、特征、创作过程及社会作用的核心学科,其核心内容可归纳为以下五个方面: 文艺学分支学科 文学理论 :系统研究文学创作、作品、接受等基本问题,包括创作论、作品论、接受论等。 - 文学史 :梳理文学发展脉络,分析不同时期作品与流派特征。 - 文学批评 :对作品进行评价与分析,探讨主题、形式等要素。 - 发生发展论 :研究文学作品的产生、演变规律。 - 鉴赏批评论

2025-05-05 高考

文艺创作的主要类型

文艺创作的主要类型可分为文学作品和艺术作品两大类,具体如下: 一、文学作品 四大传统体裁 小说 :以刻画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完整情节和环境描写反映社会生活。 散文 :抒发真情实感,形式灵活,包括抒情散文、叙事散文等。 诗歌 :以凝练语言表达情感,具有节奏和韵律。 戏剧 :通过对话、动作、音乐等舞台元素展现故事。 其他分类方式 叙事类 :小说、史诗、报告文学等,侧重事件和环境的虚构。

2025-05-05 高考

文艺理论指的是什么

文艺理论是研究文学艺术本质、创作规律、作品构成及社会功能的系统性学科,核心涵盖创作论、作品论、发展论、鉴赏论和本质论五大领域,兼具理论深度与实践指导价值。 本质与范畴 文艺理论从哲学和美学角度探讨艺术的本质,分析其反映现实、表达情感的核心功能,同时界定文学艺术的分类标准与审美特征,例如中国古典文论强调“文以载道”,西方文论则关注“模仿说”与“表现说”的差异。 创作与作品 聚焦创作过程中的主题选择

2025-05-05 高考
查看更多
首页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