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95后”女孩阮阮自费垫款万余元向叙利亚地震灾区捐赠6000包卫生巾,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女性无国界”的公益精神。这一善举不仅解决了灾区女性的急迫需求,更引发社会对女性生理健康权益的广泛关注,体现了灾难救援中的人文关怀升级。
阮阮的捐赠行动源于土耳其地震后官方公布的物资短缺信息。她敏锐捕捉到卫生巾这一常被忽视的救灾刚需,通过黎巴嫩朋友在当地采购并协调救援队运输,克服了叙利亚境内货源紧张、交通中断等困难。值得注意的是,这已是她第三次发起卫生巾捐赠活动,此前曾为中国山区女孩和土耳其灾区提供帮助。
这一事件折射出社会观念的进步。过去,女性生理需求在救灾中常被边缘化,如2008年汶川地震时女性用破布条应对生理期,2020年抗疫前线医护被迫使用尿不湿。如今,越来越多人意识到卫生巾是保障女性尊严的基础物资。阮阮在物资箱上贴的“从我们出生我们便是相同的”标语,正是对性别平等的生动诠释。
捐赠行为背后是“月经羞耻”现象的破除。全球约4亿女性面临“月经贫困”,叙利亚灾区女性更因物资匮乏陷入健康危机。阮阮的善举与国内高校“卫生巾互助盒”、公益组织“予她同行”等行动形成呼应,共同推动社会正视女性正常生理需求。正如她所说:“能帮助别人让我感到快乐”,这种跨越国界的共情正是公益的核心价值。
当前国际救援中,女性用品仍未被纳入标准物资清单。阮阮的案例提示我们:灾难响应机制需更精细化,将卫生巾等性别敏感物资纳入紧急采购清单,同时鼓励更多像她这样的个体力量参与人道援助。只有当每个群体的基本需求都被看见,才能真正实现“有尊严的救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