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事申诉状是当事人对已经生效的民事判决、裁定不服时,向法院提出再审申请的法律文书。关键要点包括:申诉主体需适格、申诉理由需法定、申诉期限为6个月、需附原审裁判文书。
-
申诉主体要求
申诉人必须是原审当事人或其法定代理人,案外人认为生效裁判损害其权益的也可申诉。申诉状需写明姓名、性别、身份证号等基本信息,法人组织需载明名称、住所和法定代表人。 -
申诉法定事由
根据《民事诉讼法》,申诉理由包括:新证据足以推翻原判、原判证据系伪造、法官徇私舞弊等13类情形。需具体说明符合哪一项法定事由,例如:“原审未调取关键监控录像,属于‘主要证据未经质证’的情形”。 -
文书格式规范
申诉状需包含三部分:- 首部:注明“民事申诉状”,法院名称及案号;
- 正文:明确请求事项(如“撤销XX号判决”)、事实与理由(分条列述法律依据);
- 尾部:申诉人签字、日期,附证据清单。
-
时效与材料准备
申诉须在裁判生效后6个月内提出,逾期需证明存在不可抗力等正当理由。材料包括申诉状原件、身份证明、原审裁判文书复印件及新证据。 -
常见错误避免
- 理由笼统(如仅写“判决不公”);
- 遗漏原审案号或法院名称;
- 未针对法定事由举证。
申诉状提交后,法院将在3个月内审查是否立案。建议咨询专业律师完善材料,必要时可同时申请中止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