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十大著名文物承载着中华民族的璀璨文明,其中后母戊鼎、四羊方尊、清明上河图、越王勾践剑等更是名震中外,是当之无愧的“国宝”级别珍品。
- 后母戊鼎:它又称司母戊鼎,是商王祖庚或祖甲为祭祀其母戊所制,1939 年出土于河南安阳。它是现存最大的商代青铜方尊,高 58.3 厘米,重达 34.5 公斤,其工艺精湛,是商周时期青铜文化的代表作,被誉为“镇国之宝”。
- 四羊方尊:商代晚期的青铜礼器,是中国现存商代青铜方尊中最大的一件,于 1938 年出土于湖南宁乡县。尊四角各塑一羊,造型独特,采用块范法浇铸而成,显示了高超的铸造水平,被史学界称为“臻于极致的青铜典范”。
- 清明上河图:北宋画家张择端所作,原画长 528 厘米,高 24.8 厘米,现藏北京故宫博物院。它描绘了北宋京城汴梁及汴河两岸的繁华热闹景象,提供了北宋都市多方面的详实形象,是中国乃至世界绘画史上的经典之作。
- “大禹治水”大玉山:用名贵的密勒塔山和田玉雕成,置于嵌金丝褐色铜铸座上,高 224 厘米,宽 96 厘米,座高 60 厘米,重 5350 千克,是世界上最大的玉雕作品,体现了极高的雕刻技艺和艺术价值。
- 越王勾践剑:被誉为“天下第一剑”,剑身修长,刃锋利,茎上两道凸箍,圆首饰同心圆纹,铸工精湛。1965 年出土于湖北江陵望山 1 号墓,剑上有“越王鸠浅(勾践)自作用剑”的鸟篆铭文。
- 兵马俑:位于陕西西安秦始皇陵的陪葬墓,数千个形态各异的兵马俑栩栩如生,重现了古代军队的威武之势,为研究秦朝历史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展现了秦朝强大的军事力量。
- 马王堆汉墓文物:其帛画、丝织品展示了汉代纺织工艺的高超水平,医书、帛书等文献资料为研究汉代医学和文字演变提供了宝贵证据。
- 敦煌莫高窟壁画与雕塑:以独特的艺术风格和丰富的文化内涵著称,展现了宗教、艺术、文化等多方面的内容,是人类艺术宝库的瑰宝。
- 商子龙鼎:商代末期青铜圆鼎,2006 年征集回国,因内壁近口缘处铸有铭文“子龙”而得名,是迄今发现的最大商代青铜圆鼎,也是迄今所知带有“龙”字的最早青铜器。
- 大盂鼎:西周早期青铜礼器,重 153.5 千克,铭文 291 字,记载了周康王在宗周训诰盂之事,真实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状况,具有极高的史料价值。
中国十大著名文物见证了华夏历史的变迁,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与卓越的艺术价值,是中华民族的瑰宝,值得我们永远珍视与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