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制价和审计可以由同一家单位完成,但需注意行业规范和潜在风险。以下是具体分析:
-
可行性分析
根据行业惯例,控制价编制与审计服务通常由同一单位承担,尤其在招标过程中,清单完成后即可同步生成控制价。部分企业内部审计部门也会同时负责跟踪审计和控制价管理,以提高效率。
-
风险与规范要求
-
独立性争议 :部分观点认为,控制价编制与审计存在职能冲突,可能影响审计的客观性。例如,造价公司可能因利益关联隐瞒工程隐患,审计单位则需避免此类问题。
-
法规限制 :根据《民法典》相关规定,审计单位需严格遵循合同条款,确保结算方式(如固定单价)的合法性,避免违规操作。
-
-
**实践建议
-
若招标单位对编制单位信任不足,可委托第三方进行审计,但需注意多轮审核(如万达地产的四审流程)以增强合法性。
-
企业内部可设置专项团队分别负责造价与审计,或通过内部审计部门统筹管理,平衡效率与风险。
-
控制价与审计能否由同一单位完成需结合具体场景判断,关键在于确保流程透明、符合法规要求,并有效防范潜在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