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踪审计标准主要包括以下核心要点,涵盖审计目标、实施流程、质量要求及风险防控等方面:
一、审计目标与原则
-
全过程监督
跟踪审计通过同步介入被审计事项,实现事前预防、事中监督与事后纠偏相结合,重点关注管理漏洞和风险隐患。
-
问题导向
以发现并解决管理问题为核心,通过实时监控和数据分析,将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
二、实施流程与要求
-
介入时机与范围
早期介入项目,覆盖施工阶段全过程(如隐蔽工程、签证、设计变更等),并深入施工现场掌握进度。
-
日志与档案管理
记录《跟踪审计日志》,对关键环节(如隐蔽工程、签证)进行摄像存档,为结算提供依据。
-
沟通与协作
及时向委托单位汇报问题,主动协调相关单位,建立有效沟通机制。
三、质量与风险防控
-
专业能力要求
审计人员需熟悉《建筑法》《招投标法》等法律法规,掌握造价咨询专业知识,提升业务水平。
-
方案与执行规范
制定详细的跟踪审计方案,明确工程概况、控制目标及实施细则,确保审计工作的系统性和针对性。
四、其他关键要素
-
预防性思维 :通过数据分析预测潜在风险,提出改进建议,实现审计价值最大化。
-
动态调整 :根据项目进展灵活调整审计策略,确保审计措施与实际需求匹配。